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0-153,共4页
Literary Review
参考文献6
-
1查良铮.《译者的话》.季摩菲耶夫.《文学原理》,上海平明出版社1953年版. 被引量:2
-
2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被引量:3
-
3谢皮洛娃.《文艺学概论》.有人民文学出皈杜1958年译本. 被引量:2
-
4柯尔尊.《文艺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被引量:1
-
5季摩菲耶夫.《文学原理》.第一部第1页,13页,8页,8—9页. 被引量:1
-
6李珺平所主持的笔谈“史学理论和学术泛化”[J].学术研究,2001,:108-1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04
-
1张静.试谈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研究的状况与命运[J].时代文学,2008(15):148-149. 被引量:1
-
2陈定家.“一项相当于金字塔塔顶的学术工程”[J].南方文坛,2002(1):38-41. 被引量:1
-
3朱水涌.五四与新时期:一个百年文学的不解纠葛[J].文艺理论研究,1999(4):35-41. 被引量:2
-
4童庆炳,陈雪虎.百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5-15. 被引量:12
-
5刘梦溪.十一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问题——评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几种文艺学教科书[J].学习与探索,1985(6):88-105. 被引量:4
-
6朱光潜.从具体的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J].学术月刊,1979,11(7):56-59. 被引量:1
-
7孙津.世纪末的隆重话题[J].文艺争鸣,1995(1):60-64. 被引量:18
-
8毛庆其,谭志图.论我国文艺理论教材的历史发展[J].文艺理论研究,1982(3):16-23. 被引量:3
-
9J·希利斯·米勒,王逢振.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72-78. 被引量:67
-
10钟闻.文艺学教材及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综述[J].文艺理论研究,1994(6):93-9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8
-
1钱秀银.对现代大学体制下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09(7):110-111.
-
2李秀萍.关于建国以来文艺学教材建设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93. 被引量:4
-
3陈浩.大众化时代的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版),2005,25(12):19-21.
-
4韩锋.关于普通高校《文学理论》教材重新编撰的思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2):108-112.
-
5支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6(6):15-23. 被引量:39
-
6欧造杰.文艺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刍议[J].河池学院学报,2008,28(A02):76-78.
-
7李珺平.学科泛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34-38. 被引量:1
-
8蔡梅娟.新时期30年文艺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进程[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6):6-8.
-
9杨培俊,杨绪华.文学困境下的文学理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7(2):54-55. 被引量:1
-
10李自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反本质主义批判的批判[J].学术探索,2009(3):116-12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60
-
1张静.试谈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研究的状况与命运[J].时代文学,2008(15):148-149. 被引量:1
-
2吴玉英,王晓霞.论文学本质的多元性[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6):89-92.
-
3王青.论中国特色的文艺学研究[J].理论月刊,2006(11):57-59. 被引量:1
-
4李健.文学理论发展与学术认同机制[J].文艺理论研究,2008(1):97-101. 被引量:3
-
5方克强.文艺学:反本质主义之后[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3):1-6. 被引量:30
-
6支宇.对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1964年版)的社会学反思[J].文艺研究,2008(9):41-49. 被引量:14
-
7吴炫.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文学评论,2008(4):86-92. 被引量:32
-
8代廷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观——兼谈“否定主义文艺学”的文学观[J].文艺争鸣,2009(3):25-29. 被引量:1
-
9万水.近年来文艺学有关“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讨论综述[J].文艺争鸣,2009(3):41-46. 被引量:9
-
10时胜勋.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反思的思想史意义[J].当代文坛,2009(3):23-26. 被引量:2
-
1张炯.对当前文艺学学科建设之我见[J].学术研究,2004(2):121-122. 被引量:1
-
2王坤.文艺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前提──文学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文学的价值[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2):38-42.
-
3尤.米.洛特曼,李默耘.文艺学应当成为一门科学[J].文化与诗学,2010(1):1-15. 被引量:15
-
4李有兵.“交叉与融通:文艺学学科建设2005高峰论坛”综述[J].社会科学辑刊,2005(2):190-191.
-
5孙媛.试论文艺学的学科定位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0-13.
-
6朱维.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审美救赎意蕴[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147-150.
-
7曾繁仁.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文艺学学科建设[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80-80.
-
8畅广元.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读后[J].南方文坛,2002(1):41-42.
-
9我校文艺学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果[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26(2):42-42.
-
10毛庆其,谭志图.论社会主义文艺学学科建设[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5):6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