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东南学术》
2004年第6期166-168,共3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5
-
1谢作栩,王伟宜.不同社会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探讨——陕、闽、浙、沪部分高校调查[J].东南学术,2004(S1):259-264. 被引量:22
-
2马永涛.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价值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9):51-52. 被引量:7
-
3玛利安·高利克,步朝霞(译),朱寿桐(校).世界文学与文学间性--从歌德到杜里申[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8(2):5-12. 被引量:8
-
4潘叔明.与时俱进的历史总结[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2-7. 被引量:1
-
5钱理群.扩大研究视野与确立研究重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2):3-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9
-
1颜敏.“离散”的意义“流散”——兼论我国内地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独特理论话语[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2):69-72. 被引量:12
-
2冷川.200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4):160-180.
-
3张卫东.汉语作为一种文学媒介[J].华文文学,2010(2):41-52. 被引量:1
-
4计红芳.2009年内地澳门文学批评述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1(2):63-67.
-
5王宁,杨青泉.世界文学视域下的学术建构——朱寿桐对汉语新文学的学术建构[J].创作与评论,2014(2):18-24. 被引量:1
-
6郭海军,傅天虹.20世纪70年代的澳门小说与汉语新文学——以《澳门日报》《华侨报》副刊为例[J].文艺争鸣,2014(3):93-96. 被引量:1
-
7陈美霞.华文文学的理论探索——评刘小新《华文文学与文化政治》[J].学术评论,2015(5):69-71.
-
8杨超高.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反思[J].中州学刊,2017(8):152-158. 被引量:1
-
9傅天虹,周映颐.从《从俗如流》看朱寿桐散文诗“汉语诗性”的追求[J].文艺争鸣,2017(9):165-169.
-
10王海军.汉语新文学的世界文学品格[J].华文文学,2017,0(6):72-76. 被引量:1
-
1《东南学术》2011年总目录[J].东南学术,2011(6):333-336.
-
2《东南学术》2007年总目录[J].东南学术,2007(6):166-168.
-
3《东南学术》2013年总目录[J].东南学术,2013(6):301-304.
-
4《东南学术》2005年总目录[J].东南学术,2005(6):168-171. 被引量:2
-
5《东南学术》2008年总目录[J].东南学术,2008(6):214-216. 被引量:1
-
6《东南学术》作者寄语[J].东南学术,2005(6).
-
7《东南学术》2012年总目录[J].东南学术,2012(6):349-352.
-
8《东南学术》2006年总目录[J].东南学术,2006(6):182-184.
-
9章国俊.观赏爱情[J].视野,2010(15):60-60.
-
10琴台,徐炜.大树底下别放车[J].今古传奇(故事版),2014(3):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