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基础教育研究》
2004年第9期47-47,共1页
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8
1 王晓华.招聘职位的性别规定——两性阶层分化的起点[J] .妇女研究论丛,2003(z1):55-58. 被引量:2
2 李梦月.试析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效应[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4):39-42. 被引量:3
3 张功宇.从巴尔扎克得"刻板效应"说开去[J].安徽教育,1998,(7):30-31. 被引量:1
4 梁钊华.班主任工作与社会知觉偏差[J].玉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18(4):73-75. 被引量:1
5 [3]Greenwald A G,Banaji M R.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s,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4-7. 被引量:1
6 [7]Lenton P A,Blair V I,Hastie R.Illusions of Gender:Stereotypes Evoke False Memori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1,37:3-14. 被引量:1
7 杨华方,李秀芳.试析教育教学工作中几种常见的心理效应[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1):21-23. 被引量:5
8 连淑芳.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2004,27(1):95-96. 被引量:16
1 唐香萍.莫让表面的繁华掩盖了内在的空虚——我看课堂的“动”与“静”[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6(5):43-44.
2 陈万华.语文课上教学幽默的尝试运用[J]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10):144-144.
3 朱宁波.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 .基础教育(重庆),2004(1):17-17.
4 赵有胜.课堂教学中的“静”[J] .新课程(综合版),2009(8):93-94.
5 周建军.语文新课改中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之我见[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2,2(11):87-87.
6 张运敏.惩罚,教师之大忌[J] .湖北教育,2003(7):16-16.
7 宋晓荣,吴建华.罚款:素质教育之大忌[J] .理论导报,2004(11):44-44.
8 许映霞.班主任要成为“调解高手”——谈如何协调科任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关系[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6):48-49.
9 唐本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谈语文课的导语设计[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1):244-244.
10 王兴军.切莫“心罚”[J] .新教育(吉林),2006(3):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