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与终身学习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而学习则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目前教育界正经历着一场从教育向学习转变的革命。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强交互性的信息技术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媒介交互、终身学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者
熊澄宇
吴澍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远距离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2,共3页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交互性
终身学习
学习方式
学习环境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1
刘凡丰.
网络教育的四种交互及交互作用[J]
.开放教育研究,2002,8(6):28-30.
被引量:32
2
邓光平,张学斌.
论师生交往与人的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4):24-26.
被引量:3
3
范永胜,赵志升.
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问题解决教育的影响[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2-84.
被引量:7
4
李慧玲.
教育交往与人的发展[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8(2):126-129.
被引量:5
5
涂艳国著..走向自由 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23.
6
熊澄宇主笔.信息社会4.0[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2)..
被引量:1
7
熊澄宇译.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
被引量:1
8
祝智庭编.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J]
.教育研究,1999,20(2):58-62.
被引量:222
2
丁兴富.
面向21世纪信息和学习社会的开放与远程教育──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3届年会论文特辑评述[J]
.中国远程教育,1999(Z1):6-11.
被引量:19
3
王慕冰.
浅谈信息高速公路及其对未来教育的影响[J]
.现代教育技术,1998,8(3):18-19.
被引量:2
4
金生.
相互理解与师生关系的新建构[J]
.教师教育研究,1994,9(4):60-67.
被引量:20
5
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33.
被引量:121
6
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被引量:12
7
万言辑.E-learning方式——日渐兴起的教育培训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2,(1).
被引量:1
8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被引量:28
9
鲁洁.试析德育影响与德育效果.教育研究,1991,(1):30-30.
被引量: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34.
被引量:84
共引文献
43
1
刘晓宇.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
.高等农业教育,2004(8):38-40.
被引量:54
2
张金华,林仙.
电大分校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学支持服务[J]
.云南电大学报,2004,6(3):11-13.
被引量:2
3
刘凤田,赵建军.
开放教育环境下的教师主页特征[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52-53.
4
戴心来,陈齐荣.
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及其设计探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9):69-72.
被引量:56
5
崔佳.
基于交互决定论的网络教学交互[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5(12):13-15.
被引量:3
6
冯乃光.
从交互的重要性谈网络课程的后台管理方法[J]
.中国远程教育,2006(11S):65-68.
被引量:13
7
赵杰.
论师生关系对德育实效的影响作用[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3):23-24.
8
冯乃光.
交互技术的研究及实现——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技巧[J]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9):175-177.
被引量:7
9
杨卫明,崔佳.
交互“主客体”模式设计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73-75.
10
赵辉,陆冷飞.
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0S):78-8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李凤岐.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3):6-9.
被引量:2
2
李亚春.
用现代教育技术构筑多种教育形式的立交桥——论我国终身教育体制的建构[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3):13-15.
被引量:3
3
刘尔明.
论现代远程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5):8-12.
被引量:5
4
楼一峰.
终身教育理论视野中的远程教育[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5):18-21.
被引量:7
5
钟凤菊.
网络远程教育的立法必要性与立法依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19(2):17-20.
被引量:1
6
黄瑞红.
教育公平目标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过及对策[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3-117.
被引量:5
7
陈静.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6):29-32.
被引量:55
8
任秀华.
基于TAM和TTF模型的教师信息技术接受模型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9(17):64-67.
被引量:13
9
许易,杨成.
现代教学媒体心理学问题研究综述[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10):31-36.
被引量:2
10
袁军.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6(9):41-4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洪华.
现代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的首选途径[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0(3):37-40.
被引量:6
2
任秀华,翟娜.
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调查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0(2):84-90.
被引量:8
3
沈洪洲,葛飞.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高校教学互动模式接受因素研究[J]
.大学教育,2017(9):14-1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钟凤菊.
网络远程教育的立法必要性与立法依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19(2):17-20.
被引量:1
2
黄瑞红.
教育公平目标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过及对策[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3-117.
被引量:5
3
郑光灿.
关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试论城乡教师均衡发展的策略[J]
.科学咨询,2013(29):46-47.
4
张思,李勇帆.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4,32(3):56-63.
被引量:43
5
陈奕桦,杨雅婷.
项目学习网络教学系统之教师使用意向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3):60-69.
被引量:5
6
廖毅强.
“服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下远程教育的作用[J]
.教育与职业,2015(19):89-91.
7
万力勇,赵呈领.
基于UTAUT模型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2):70-75.
被引量:11
8
南征.
互联网+终身教育的发展路径[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7(2):2-4.
被引量:3
9
张立新,秦丹.
整合视角下教师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因素体系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9,37(4):106-112.
被引量:18
10
姚月月.
网络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助力[J]
.科教文汇,2020,0(8):24-25.
被引量:3
1
陈秋燕.
终身学习与素质教育[J]
.泉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1):18-21.
2
陈潇潇,徐新.
学历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经济视野,2012(11):180-181.
3
王建勤.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要求[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2):74-75.
被引量:8
4
杨莲.
高校课堂教学中BYOD的运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16(15):101-102.
被引量:5
5
程艳,赵沙鸥,苗永春.
虚拟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1):248-251.
被引量:3
6
终身学习发展与成人教育变革[J]
.职教论坛,2012,28(34):50-50.
7
刘小强,蒋喜锋.
终身学习理念与公民道德建设[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5):58-60.
8
蒋喜锋,刘小强.
终身学习理念与公民道德建设[J]
.函授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2,6(4):92-93.
被引量:1
9
邵忠祥.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铜仁学院学报,2007,1(2):71-74.
被引量:3
10
陈鹏.
终身学习理论对成人教育构建教学体系的启示[J]
.成人高等教育,2007(1):16-19.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