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开发备兑认股权证市场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3
Issues Relating to Launching Covered Warrants Trading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立衍生产品市场首先需要考虑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现货市场情况,推出一个成功的备兑认股权证市场应在现货交易周转率、证券化比例及其发展趋势、现货市场规模等几方面满足条件。我国证券现货市场目前基本具备了这些要求。
作者
何杰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18,共10页
Securities Market Herald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现货市场
备兑认股权证市场
证券市场
产品创新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5
1
文华:《衍生工具与股票投资》,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
被引量:1
2
明评、杨瑞辉:《香港证券业参考手册》,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1997年.
被引量:1
3
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
被引量:1
4
《有关另认股机证的咨询文件》,香港联交所(1992).
被引量:1
5
台湾证券交易所认购(售)权证上市审查准则、上市契约、上市作业程序.
被引量:1
6
吕弦音等.香港权证市场之风险控管相关议题讨论[J].台湾证交资料,2001,(6).
被引量:1
7
张文毅:《建立选择市场之探讨》,台湾《证交资料》,台湾交易所研究报告,1999年.
被引量:1
8
周行一等:《台湾证券交易所认购权证价格与标的股票价格关系之研究,台湾交易所研究报告,1999年.
被引量:1
9
张晖.中国证券市场备兑认股权证问题初样[J].申万证券研究,.
被引量:1
10
海通研究所、上海财大证券期货学院联合课题组:《信息化时代证券交易所发展战略》,2001年.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李向平.
关于备兑权证在我国的开发与运用[J]
.海南金融,1999,0(4):48-50.
被引量:2
2
张贞智,韩莉.
认股权证及其应用探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7):104-105.
被引量:9
3
杨正洪.
认股权证及其在国内证券市场的应用[J]
.证券市场导报,2003(3):19-26.
被引量:15
4
吴淑琨.
基于认股权证的高管激励理论与制度设计[J]
.证券市场导报,2003(7):45-50.
被引量:8
5
刘静.
认股权证对高管人员的激励[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1(2):65-67.
被引量:1
6
隋云鹏.
如何评价权证在解决股权分置中的作用[J]
.经济论坛,2005(19):116-117.
被引量:1
7
冯守仑.
我国上市公司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探讨[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03A):18-19.
被引量:1
8
江利.
认股权证与备兑权证:异同比较[J]
.陕西金融,1997(7):57-57.
被引量:1
9
乔春华,王军伟.
期权定价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公司理财中的应用——兼论其对我国财务研究的启示[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16(4):9-13.
被引量:9
10
曾文林,王勇情.
国有股减持的目标设置和政策建议[J]
.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1-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黄志刚,林凯.
对“认股权证”理论价值修正的实证分析[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3):60-64.
被引量:3
2
朱鮀华.
认股权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J]
.时代经贸(下旬),2006(12):1-5.
被引量:6
3
管志强.
附认股权公司债价值分析[J]
.数学理论与应用,2004,24(2):55-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杨立洪,徐黄玮,曹显兵.
可转换债券风险测度的新方法——GAVaR模型[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37(11):92-98.
被引量:3
2
侯迎春,门明.
我国股本权证定价效果的实证研究[J]
.金融与经济,2008(7):41-45.
被引量:2
3
王艳秋.
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权证市场发展之比较[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123-124.
4
侯迎春,门明.
改善股本权证定价效果方法的实证研究[J]
.广西金融研究,2008(11):40-42.
5
杨立洪,徐黄玮,刘广.
基于B-S公式的欧式股本权证多因素定价模型[J]
.系统工程学报,2009,24(1):74-78.
被引量:6
6
周晖,孙巍.
附认股权证可分离交易债定价探讨[J]
.证券市场导报,2009(6):18-22.
被引量:2
7
侯迎春,门明.
关于我国认股权证市场的研究和探讨[J]
.金融与经济,2009(8):31-33.
被引量:2
8
梁艳.
我国权证价格的协整分析——以中化CWB1权证为例[J]
.现代商业,2009(32):41-42.
9
曾海丽,杨栓军.
基于神经网络的权证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中国证券市场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2):83-87.
被引量:2
10
胡敏.
上市公司认股权证筹资效应分析[J]
.广东科技,2013,22(14):219-220.
1
宋海冰.
我国发展认股权证的作用及措施[J]
.辽宁经济,2006(3):56-57.
被引量:1
2
傅声霆.
引入认股权证和备兑认股权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J]
.财经窗,2001(11):29-32.
3
汪家芬.
证券投资基金独立董事制度探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18(5):55-59.
4
杨璨,周珠玲.
权证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J]
.中国金融,2005(11):45-46.
被引量:3
5
徐振.
我国基金治理结构之反思[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09(2):30-33.
被引量:1
6
李向平.
关于备兑权证在我国的开发与运用[J]
.海南金融,1999,0(4):48-50.
被引量:2
7
吴祖尧.
我国应尽快推出备兑认股权证[J]
.经济导刊,2004(7):54-58.
被引量:1
8
颜阳.
备兑权证将成为我国权证市场发展的主流[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7(12):54-54.
9
李颂慈.
认股证何以风靡香港[J]
.新财经,2005(2):21-21.
10
朱鮀华.
认股权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J]
.时代经贸(下旬),2006(12):1-5.
被引量:6
证券市场导报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