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 赵树理模式的当代境遇
被引量:8
Writing for and Refusal on the Part of Peasants-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Followers of Zhao Shuli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9-191,共13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参考文献20
-
1赵树理.《给长治地委xx的信》,《赵树理文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5月新版,第4卷,第1737—1738,1736-1737页. 被引量:2
-
2赵树理.《生活·主题·人物·语言》[A]..《赵树理全集》第4卷[C].,.第539页. 被引量:2
-
3赵树理.《做生活的主人》,新版“赵树理文集”第4卷,第1906页. 被引量:1
-
4钱理群.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J].文学评论,1989(3):5-16. 被引量:55
-
5竹可羽:《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人民日报》1950年1月15日 被引量:8
-
6赵树理.《关于(邪不压正)》[A]..《赵树理文集》第4卷[C].,.第195-196页. 被引量:4
-
7竹可羽.《再谈谈“关于(邪不压正)”》,《人民日报》,1950年2月25日. 被引量:1
-
8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上的报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3页. 被引量:1
-
9武养.《一篇歪曲现实的小说—<锻炼锻炼>读后感》[J].文艺报,1959,(7). 被引量:10
-
10王西彦.《锻炼锻炼》和反映人民内部矛盾[J].文艺报,1959,(1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90
-
1陈星彤,潘万里.解缚与迷困:1921—1931年《小说月报》中家庭问题小说的自由观念研究[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1(4):254-267.
-
2孙雯.童年·回忆·诗学——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J].汉字文化,2022(18):111-113.
-
3于荣.史料的另一种解读:现代意识中的项羽形象[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2):42-43.
-
4杜作兵.文体模式与心理模式──对“五四”女性散文的一种解读[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2):59-61. 被引量:1
-
5昌切.简论中国现代“自由作家”的产生、分化与消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0(4):109-113. 被引量:1
-
6白春超.论创造社对文学现代化的特殊贡献[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7(S1):44-47.
-
7江冰.历史的阴影——知识分子与当代文学系列论文之五[J].文艺评论,1989(5):35-41.
-
8宋阜森.赵树理的“标本”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4):44-47.
-
9段崇轩.马烽、赵树理比较论[J].文学评论,2004(5):66-70. 被引量:3
-
10郭爱民.农民身份的缺失与农村题材创作的式微[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5):87-9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38
-
1民间的意义[J].文艺争鸣,1999(2):14-27. 被引量:33
-
2李建军.被任性与愤恨奴役的单向度写作[J].小说评论,2005(1):13-19. 被引量:22
-
3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被引量:29
-
4唐小兵,黄子平,李杨,贺桂梅.文化理论与经典重读——以《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为个案[J].文艺争鸣,2007(8):6-21. 被引量:22
-
5美国作家论文学[M].刘保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被引量:5
-
6旷新年.从文学史出发,重新理解《讲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4):8-14. 被引量:8
-
7赵树理.老定额.人民文学,1959,11(4):37-37. 被引量:2
-
8周立波.《暴风骤雨》座谈会摘要[M]//李华盛,等.周立波研究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94. 被引量:1
-
9董大中.赵树理文集续编[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5. 被引量:2
-
10赵树理.赵树理谈“赶任务”[N].文汇报,1951-02-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
1孙玉.革命文学的另类实践——赵树理小说再解读[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4):73-75. 被引量:1
-
2魏宏瑞.赵树理小说叙事策略的时代选择[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102-107. 被引量:1
-
3令狐兆鹏.谁的民间——从《锻炼锻炼》看赵树理小说的立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51-54.
-
4令狐兆鹏.赵树理的尴尬——从《锻炼锻炼》看赵树理的思想困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35-37.
-
5李明.“为农民写作”的文学思考——以赵树理创作为中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103-110. 被引量:3
-
6华金余.规训与突围:“赵树理方向”下赵树理的文艺思想[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4):32-36. 被引量:3
-
7乔军豫.“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1):54-56. 被引量:3
-
8吴玉杰.辽宁工业题材长篇小说长子形象的艺术熔铸与历史效应[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8(1):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李志强.浅谈赵树理乡村小说的文化视角[J].山花,2008(13):112-115. 被引量:1
-
2高岩,成丽丽.两面旗帜 一种命运——鲁迅与赵树理文学命运再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6):65-66.
-
3乔军豫.“农民作家”“走红”与受冷落——赵树理小说不同命运下的观照和思考[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1):54-56. 被引量:3
-
4华金余.“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异同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55-60. 被引量:1
-
5韩晓芹.“请和我们携手”: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与“人民文学”的建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2):113-119.
-
6周龙田.《讲话》与赵树理方向[J].安康学院学报,2012,24(6):20-22.
-
7关远远.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的作品风格[J].北方文学(中),2015,0(9):27-27.
-
8朱星畅.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J].现代交际,2017(24):106-106. 被引量:1
-
9罗会菊,陈士部.再探《小二黑结婚》的文化内蕴[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6):111-114.
-
10唐俪宁.赵树理作品中农民形象的塑造[J].青年时代,2016,0(32):12-12.
-
1张玉娟.赵树理模式的当代境遇[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123-123.
-
2席扬.“赵树理模式”与“当代语境”的复杂关系——关于《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一文的几点商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2):255-266.
-
3张炜.纯文学的当代境遇[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83-93. 被引量:10
-
4张小丽.英美文学中英雄主题及其当代境遇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8(1):192-193. 被引量:3
-
5刘卫国.跟不上方向的方向作家——论赵树理的当代境遇[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5):29-33. 被引量:1
-
6张炜.纯文学的当代境遇——在山东理工大学的演讲[J].长江文艺,2005(10):4-14. 被引量:3
-
7张秀奇,张芙.难以逾越的精神追求形式——赵树理小说成就浅议[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8(4):68-68.
-
8罗运魁.网络文学作为文学活动的当代境遇[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9-13.
-
9孙振华.现实主义的当代境遇[J].美术观察,2007(1):17-19. 被引量:1
-
10秦红雨.“女人秀”与“秀女人”——《生活秀》文学文本与电影中视角及性别话语比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6):138-13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