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能源消耗强度的直接因素分析与完全因素分析的比较
被引量:
8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omplete Factor Analyses and Direct Factor Analyses of the Intensity of Consuming Energy Sourc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能源消耗强度反映国民经济对能源的生产利用效率,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它的变动影响因素可归纳为技术因素和结构因素,通常表现为能源直接消耗技术和产业结构,也可以表现为能源完全消耗技术和需求结构,据此可分别制作直接因素分析模型和完全因素分析模型来解释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动。两种模型各有其特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分析的目的和资料的状况。
作者
王玉潜
机构地区
肇庆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3年第9期33-35,共3页
Theory Monthly
关键词
能源消耗强度
因素分析模型
投入产出方法
直接因素分析
完全因素分析
分类号
F06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01
参考文献
5
1
周兆麟,余望之主编..数理统计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368.
2
邹顺华.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M].2002.
被引量:1
3
世界银行1984年经济考察团.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附件三[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4
王玉潜.
投入产出分析的波及效应分解[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6):36-41.
被引量:8
5
广东统计年鉴1998年、2001年.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沃西里@列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M].崔书香,潘省初,谢鸿光译.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2
新饭田宏.投人产出分析入门[M].林贤郁,齐舒畅译.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3
R.欧考纳,E.W.享利.投人产出分析及其应用[M].夏绍玮、赵纯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4
刘善军.
投入产出分析中完全消耗系数的讨论[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3):259-263.
被引量:1
5
龚清礼,龚晟.
投入产出模型[J]
.西南工学院学报,2000,15(1):71-74.
被引量:2
6
佟仁城.
几种重要的投入产出乘数和居民部门的作用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21(9):79-84.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7
1
王玉潜.
投入产出分析中(I-A)^(-1)和(I-A^d)^(-1)的比较分析[J]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5(2):5-8.
被引量:1
2
马勇.
企业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界面管理[J]
.管理观察,2006(6):54-55.
3
王玉潜.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能源消耗强度因素模型[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6):34-38.
被引量:17
4
王玉潜,袁建文.
开放经济系统的能源消耗强度因素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08,24(23):25-28.
5
姜昳芃,栾维新.
山东石化产业波及效应与工业用水排水情况关系研究[J]
.生态经济,2012,28(12):97-100.
被引量:4
6
姜昳芃,栾维新,杜利楠.
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的情景模拟研究[J]
.生态经济,2013,29(6):99-102.
被引量:1
7
钱莉,杜建国,金帅,侯云章.
不对称信息下废弃物再利用决策分析与对策[J]
.生态经济,2013,29(6):111-1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2
1
蒋金荷.
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10):16-23.
被引量:130
2
江涛,吴耀宏.
成都能源消耗强度因素分析[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1):24-26.
被引量:4
3
周鸿,林凌.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J]
.产业经济研究,2005(5):13-18.
被引量:50
4
吴宗鑫,刘滨,齐志新.
美国和日本能源消费的比较对我国的启示[J]
.能源政策研究,2005(2):5-11.
被引量:3
5
何建坤,张希良.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对 GDP 能源强度上升的影响及趋势分析[J]
.环境保护,2005,33(12):43-47.
被引量:33
6
刘满平,朱霖.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供给、消费的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能源,2006,28(1):11-14.
被引量:17
7
林艳君,冯春萍.
浅析上海市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J]
.中国能源,2006,28(2):40-43.
被引量:18
8
管卫华,顾朝林,林振山.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3):401-407.
被引量:44
9
吴巧生,成金华.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6,32(6):75-85.
被引量:148
10
齐志新,陈文颖.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6,18(6):8-16.
被引量:176
引证文献
8
1
王火根,刘志飞.
基于行业数据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2,0(3):29-34.
2
江涛,吴耀宏.
成都能源消耗强度因素分析[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1):24-26.
被引量:4
3
张作宇.
电视新闻中的空镜头作用[J]
.记者摇篮,2005(6):48-48.
4
齐志新,陈文颖.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6,18(6):8-16.
被引量:176
5
陈玉英.
我国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6):107-108.
被引量:8
6
姚政,郝传波.
黑龙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实证分析[J]
.能源与环境,2007(4):18-19.
被引量:5
7
王火根,刘志飞.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86-90.
被引量:6
8
刘慧慧,许超.
偏向性技术进步下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251-25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1
1
王萍,张亚欣.
陕西农户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93-99.
被引量:2
2
彭远新,林振山.
江苏、安徽能源强度比较分析与启示[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4):345-350.
被引量:7
3
常宁,李娜.
上海市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关系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4):82-89.
被引量:18
4
杨足膺,赵媛.
江苏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9(S1):301-306.
被引量:2
5
贾琳.
我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发展,2009(7):3-11.
6
张作宇.
电视新闻中的空镜头作用[J]
.记者摇篮,2005(6):48-48.
7
常佳闻.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
.中国商界,2010(6):183-184.
被引量:1
8
齐志新,陈文颖.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2006,18(6):8-16.
被引量:176
9
余甫功.
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分析——以广东作为案例[J]
.学术研究,2007(2):74-79.
被引量:25
10
Private Enterprises,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Actualities and Prob 李金美.
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07(04X):57-58.
被引量:2
1
熊俊.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对索洛模型的一个扩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22(8):25-34.
被引量:47
2
漆嘉琦,王斌会.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因素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2011(14):130-131.
3
王斌会.
地区科技创新成果比较的因素分析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31-32.
被引量:2
4
孙永波,吕娟.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对碳减排的贡献程度[J]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2(5):545-548.
5
任翔,闵亚哲.
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因素分析及预测[J]
.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0,0(8):127-127.
被引量:1
6
颜莉,张军.
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因子分析模型实证研究——以武汉为例[J]
.经济问题,2011(6):119-122.
被引量:5
7
高学武,张丹.
地方政府支出效率的再考察——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6):181-190.
被引量:19
8
杨军.
ICT产业技术战略合作因素分析——基于两个案例的比较[J]
.经营与管理,2014(12):64-67.
9
孙海.
FDI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作用的渠道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2):180-184.
被引量:10
10
姜宝胜,张建建,乔亚娟.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出租车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139-139.
理论月刊
200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