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17,共4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2
-
1杨叔子.进入新世纪 大学怎么办[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5(2):5-12. 被引量:5
-
2陈明磊.高校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研究[J].人才开发,2004(8):24-24. 被引量:6
-
3王明玉.科学发展观审视下的中国高等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4(6):31-33. 被引量:14
-
4高青.树立科学发展观 规划学校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6):16-18. 被引量:4
-
5罗明空,周贵发,陈全明.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上)[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2):76-79. 被引量:3
-
6苏国安,李相佑,赵志川.关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4(9):64-65. 被引量:24
-
7王孙禺,袁本涛.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8):13-15. 被引量:14
-
8周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2004(11):4-7. 被引量:26
-
9王鹏.科学发展观与高等学校发展规划[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5S):79-81. 被引量:5
-
10胡建华 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200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9
-
1李小牧.创新专业学科建设思路 打造独具首都特色的应用型大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61-63. 被引量:6
-
2陈弘.科学教育发展观与学生主体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5):62-64. 被引量:5
-
3屠火明,秦海燕.城乡统筹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战略定位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5):1-3. 被引量:4
-
4王勇,窦佳丽.基于应用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3):42-44. 被引量:8
-
5赵崇峰.地方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7):164-166. 被引量:3
-
6范远江,邓晓霞.地方高校应用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57-158. 被引量:9
-
7何羽.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问题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3):29-32. 被引量:1
-
8杨雪,路大勇.吉林化工学院物理学科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关系[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32(10):36-38.
-
9林增荣.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定位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0(9X):174-175.
-
1刘志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改革高等教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4):77-79. 被引量:1
-
2陈鹏鸿.53.树立科学的发展观[J].中考政治快递,2004(3):22-23.
-
3龚小青.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作用[J].人才开发,2004(4):40-41. 被引量:1
-
4刘佐.税制改革五年回望[J].瞭望,2008(43):25-27. 被引量:5
-
5宋承敏,王元生,李志明.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发言摘选[J].中国经贸导刊,2004(6):9-11.
-
6漆国江.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5+3+2”教学范式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2015(10):40-40.
-
7刘治品.关于“以人为本”的试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5):58-60.
-
8文宣.海西五年[J].金融博览,2009(11):18-18.
-
9海西五年[J].新华商,2009(4):6-7.
-
10本刊编辑部.海西前景 魅力无限[J].福建理论学习,2009(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