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美育形态的古今转换和历史变迁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美育被理解为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教育。伴随时代进程 ,美育从总体上呈现出逐步独立、越发纯粹的趋势 ,经历乐教、美术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等发展阶段 。
作者
吴东胜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广州
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7期147-148,共2页
Seeker
关键词
美育
中国
美育形态
古今转换
历史变迁
乐教
美术教育
心灵教育
情感教育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8
1
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A]..《沫若文集》第16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6页.
被引量:1
2
尤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德国法兰克福,1985年版.第45-50页.
被引量:1
3
康有为.《奏开学校析》[A]..《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C].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被引量:1
4
康有为.《大同书》[A]..《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C].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被引量:3
5
梁启超.《美术与生活》[A]..《饮冰室合集》第5册[C].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页.
被引量:11
6
梁启超.《美术与科学》[A]..《饮冰室合集》第5册[C].中华书局,1989年初版.第8页.
被引量:3
7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A]..《王国维文集》[C].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被引量:25
8
王国维.《去毒篇》[A]..《王国维文集》第3卷[C].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被引量:1
9
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A]..《鲁迅全集》第8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7页.
被引量:2
10
蔡元培.《美术的进化》[A]..《蔡元培全集》第4卷[C].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9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6
1
戴燕.
“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 中国文学史经典的生成[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1-28.
被引量:10
2
吴东胜.
西学东渐与中国美育传统形态的现代转换[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75-83.
被引量:2
3
金雅.
论梁启超对中国女性文学的贡献[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6):109-116.
被引量:1
4
邵宁宁.
启蒙神话与成长的悲剧——《红楼梦》人生解读[J]
.红楼梦学刊,2002(2):41-58.
被引量:10
5
罗志田.
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J]
.近代史研究,2000(3):59-94.
被引量:49
6
何辉斌.
否定之否定与反者道之动——论中西戏剧的结尾方式[J]
.文艺理论研究,2001(4):15-23.
7
罗志田.
清季围绕万国新语的思想论争[J]
.近代史研究,2001(4):86-144.
被引量:19
8
金雅.
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J]
.文学评论,2005(2):148-153.
被引量:10
9
颜浩.
从《敬业与乐业》看梁启超的趣味主义教育观[J]
.语文建设,2005(5):17-18.
被引量:1
10
段江丽.
小说批评派的种种主题说:1949之前“红学”研究之二[J]
.红楼梦学刊,2005(5):259-28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05
1
符艺,赵子博.
大学美育的五重逻辑:基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求索[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2):120-126.
被引量:1
2
谢文平,韦良德.
开展美育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22-23.
被引量:5
3
胡经之.
文艺美学的反思[J]
.文艺理论研究,1999(4):42-44.
被引量:10
4
吴云生.
美育与教育现代化[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9(4):111-118.
被引量:6
5
吕尚彬.
审美误区与美育对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3):75-77.
被引量:3
6
周均平.
论师范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美育素养[J]
.社会科学家,1998,13(4):37-41.
被引量:5
7
王飞.
美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
.求实,1997(12):43-44.
被引量:2
8
季水河.
“品性”塑造与“人性”解放:中西不同的美育观念[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5):22-26.
被引量:3
9
刘慧宇.
语言文学教学与美育[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1):128-130.
被引量:1
10
韩延明.
试论美育对学生右脑和智力的开发功能[J]
.中国教育学刊,1995(3):29-3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马雷.
浅谈计算机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J]
.中国产业,2010(11):74-74.
被引量:1
2
贾静.
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融入[J]
.青年与社会,2019,0(17):208-209.
被引量:2
3
郝二涛.
高校美育教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前瞻——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
.社会科学动态,2024(6):25-3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明明.
探讨如何将美育融入高等师范学校信息技术教学[J]
.电子制作,2014,22(13):274-274.
被引量:1
2
刘佳.
美育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
.成才,2021(11):24-25.
被引量:1
3
李志红,白依凡.
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路径探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22(14):109-111.
被引量:3
1
胡炼.
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构建[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1(4):4-6.
被引量:2
2
南长森.
试论继续教育对教师素质的现代转换[J]
.唐都学刊,2000,16(4):128-132.
3
李晓军.
试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教学目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5(S1):103-104.
4
孙稼麟.
将教育关怀进行到底[J]
.上海教育,2006(12B):55-57.
5
刘年喜.
网终时代教师权威的重塑[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8(4):68-70.
6
杨跃.
困惑与超越:知识观的嬗变与教育观的转换[J]
.高校教育管理,2002(1):4-8.
被引量:5
7
徐辉.
浅析西方教学方法的现代转换[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7(1):8-13.
8
刘振宇.
论《学记》中教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其超越[J]
.学术交流,2005(11):184-187.
被引量:8
9
王炳照.
一项开拓性的研究成果——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J]
.教育研究,1997,18(3):71-72.
被引量:2
10
魏本亚.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角色的现代转换[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1X):80-81.
被引量:3
求索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