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现象的调查与简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对现当代著名作家的各类代表性作品 ,就语言变异现象作了全面的、细致的抽样调查 ,从而通过数据揭示了文学语言各层面、各分语体的变异句与常规句的计量关系 。
作者
王培基
机构地区
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81-85,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语言变异现象
文学语言
语境
审美意识
分类号
I045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2
1
王培基.
文学语言的独创性特征综探[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1):118-121.
被引量:1
2
王培基,王万贵.
文学语言性质综论──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之一[J]
.青海社会科学,1997(3):71-7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郑元者.
美的探寻与人生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J]
.文学评论,1999(1):139-143.
被引量:6
2
张玉能.
心理学方法在美学和文艺研究中的运用[J]
.文艺研究,1986(1):12-19.
被引量:1
3
张德林.
“变形”艺术规律探索——小说艺术谈[J]
.文学评论,1985(3):93-99.
被引量:2
4
蒋培坤.
当代美学研究要解决的两个问题[J]
.文艺研究,1992(6):23-26.
被引量:3
5
徐岱.
论文学符号的审美功能变体[J]
.文学评论,1987(3):85-94.
被引量:3
6
张东焱.
论“反常合道”——中国古典心理诗学研究[J]
.文艺研究,1991(6):63-70.
被引量:11
7
赵炎秋.
论文学形象的语言构成[J]
.文学评论,1996(4):81-91.
被引量:15
8
王培基.修辞学专题研究[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
1
王培基.
文学语言研究误区评说[J]
.青海社会科学,2005(1):96-98.
被引量:1
2
王培基,秦红月.
文学语言的丰富性特征综探──文学语言特征研究之四[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1):105-108.
被引量:4
3
王培基.
文学语言形象性特征综探——文学语言特征系列研究之一[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1,19(2):48-4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9
1
赵翠莲,潘志高.
语言变异与形象塑造——谈《老人与海》中的词汇变异和语域变异[J]
.外国语文,1999,24(4):80-83.
被引量:14
2
余松.
诗歌意象的双重组合[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9(6):41-44.
被引量:4
3
寿永明.
隐喻在诗中的运用[J]
.江苏社会科学,1997(3):144-148.
被引量:1
4
仝亚辉.
《尤利西斯》的意识流语言变异与翻译[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5):58-64.
被引量:12
5
刘国辉.
《认知文体学——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介绍[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5):398-400.
被引量:21
6
张辉.
语言变异的本质与制约[J]
.福建外语,2000(2):1-5.
被引量:14
7
谢建平.
文学语言的风格变异与风格翻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2):115-118.
被引量:14
8
束定芳.
论隐喻的诗歌功能[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6):12-16.
被引量:87
9
赵秀凤,訾缨.
文学文体学的回顾与展望[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78-80.
被引量:8
10
黎志敏.
庞德的“意象”概念辨析与评价[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7(3):97-104.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3
1
李波阳,胡艳彬.
非范畴化与文学语言变异[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2):45-49.
2
余健明.
《老人与海》中的人称代词变异及其翻译比较[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94-99.
被引量:4
3
刘国辉,汪兴富.
论诗歌意象建构的认知途径:象似性与隐喻性表征[J]
.外语教学,2010,31(3):24-27.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廖光蓉,易妹.
汉语意象路径的体认语言学探讨[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1(1):134-143.
被引量:1
2
沈梅英,祝敏.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夏日意象建构认知分析[J]
.作家,2012(4):97-98.
被引量:1
3
刘芳.
诗歌意象语言的语用修辞功能分析[J]
.外语教学,2012,33(3):26-29.
被引量:10
4
徐盛桓,陈大亮.
主持人语--属性二元论与诗的意象[J]
.当代外语研究,2012(8):6-11.
5
郭继荣,李园园,王静.
我国最近二十年语言变异研究综述[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3):92-97.
被引量:6
6
刘宏伟.
文学语言的意象性表达与感受意[J]
.外国语文,2014,30(6):79-85.
被引量:4
7
周芬.
从语义特征看英汉诗歌中景物意象的差异[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3):134-136.
被引量:1
8
杨文滢.
概念转喻视角下汉语诗词意象的解读与英译研究——以“凭阑”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75-79.
被引量:12
9
于艳青.
苏轼诗词英译的象似性探究及对翻译的启示——以林语堂、许渊冲和Burton Watson英译作品为例[J]
.济宁学院学报,2016,37(3):79-83.
被引量:1
10
杨剑英.
《老人与海》两个汉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11X):87-88.
1
陈红美.
《围城》中语言变异的翻译[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10):44-46.
2
海宝.
珍惜一切[J]
.成才之路,2012(13).
3
伍丽云.
浅谈英文诗歌中语言变异的翻译策略[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5):82-82.
4
任露.
语言变异在英诗中的体现——从文体学角度分析e.e.cummings的诗歌[J]
.青年文学家,2012,0(3X):146-146.
5
刘静宇.
享受微幸福[J]
.现代青年,2012(8):28-28.
6
孟庆梅,霍莲,冯娇.
语言变异与话轮转换之人物刻画功能解析——以《敲诈》为例[J]
.才智,2013(29):264-265.
7
黄铁鹰,TT.
谁是北京未来的主人?[J]
.中国企业家,2010(3):146-147.
8
林琼.
外语学习中语言错误与文学艺术中语言变异现象的区别[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0(1):77-80.
被引量:3
9
郑贵友.
新时期文学语言变异现象概观[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6(2):23-29.
被引量:1
10
马金起.
论陈映真小说语言的音乐美[J]
.山东社会科学,2010(10):55-57.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