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湖湘论坛》
2004年第4期40-41,共2页
Huxiang Forum
同被引文献24
-
1王祥俊.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个认识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5(1):12-17. 被引量:1
-
2李翠军,郭琳,刘超.欠发达地区县级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S1):151-152. 被引量:1
-
3邱小玲.综合国力中的文化力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0,2(3):55-57. 被引量:1
-
4李兴成.关于中国企业精神文化的几点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4):30-34. 被引量:5
-
5黄扬清.试论企业文化力的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1):114-117. 被引量:4
-
6万是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文化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41-44. 被引量:6
-
7马振华,穆瑞田.如何增强企业的凝聚力[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3):44-45. 被引量:4
-
8崔国强,吕运涛,胡德池.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就发展外向型农业访杨泰波副省长[J].学习导报,2005(7):21-22. 被引量:1
-
9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求实,2005(8):76-79. 被引量:7
-
10周伟杰,牛惠民.基于AHP和DEA方法的公路建设项目评价[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5(4):43-46. 被引量:9
-
1杨宗杰,赵敬敏.文化力在欠发达地区发展中的作用[J].理论学刊,2003(5):146-147. 被引量:1
-
2武春兰,白玉,于天山.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潜力 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关于应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前进,2014(4):48-50.
-
3何大海.提升遂宁城市文化软实力[J].四川社科界,2011(4):35-37.
-
4陈树林.发挥“五力”作用 营造强市气场[J].学习月刊,2013(3):42-43.
-
5陈泽伟,戴廉.北京文化的市场价值[J].瞭望,2004(1):54-56.
-
6陈耕,骆婧.略论东山关帝文化的文化潜力和产业发展[J].闽台文化研究,2007,0(3):146-150.
-
7Yang Jinsheng & Wang Yingying.Chinese Acupuncture Added to UNESCO’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J].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2011,77(5):26-29. 被引量:1
-
8袁昆.以特色街打造特色城区[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24(10):83-84.
-
9张颐武.晚清“现代性”:欲望的发现[J].江苏社会科学,2003(2):41-43. 被引量:5
-
10张锰.透过软实力视角看中国崛起的文化战略[J].中国集体经济,2008,0(2S):128-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