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2-35,共4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参考文献7
-
1王锐生.哲学视角下人的个性——兼与秋阳先生商榷[J].理论前沿,2001(2):19-20. 被引量:2
-
2刘惊铎.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1999,20(12):16-20. 被引量:33
-
3林福益.个性学——个性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4):92-99. 被引量:4
-
4杨东平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59.
-
5马和民,高旭平著..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70.
-
6叶奕乾等编著..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79.
-
7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5
-
1王锐生.哲学理解的个性—个体主体性[J].江西社会科学,1991,11(2):37-42. 被引量:3
-
2迟克举.试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的个性范畴[J].哲学研究,1991(3):33-40. 被引量:8
-
3沈建国.论人的个性的哲学内涵[J].江西社会科学,1989,9(4):53-58. 被引量:3
-
4程敬敏.论人的个性保持与价值创造[J].江汉论坛,1988(9):32-35. 被引量:1
-
5[苏]马卡连柯(А·С·Макаренко),[苏]格牟尔曼(В·Е·Гмурман),[苏]别特鲁兴(И·С·Петрухин) 编辑,刘长松,杨慕之.论共产主义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6
-
1樊学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合理性建构的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兼谈“习惯课”的重要性[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25-27.
-
2高宝英.在综合素质教育中德育的首要地位和实际到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3):5-8.
-
3常春燕.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6):94-96.
-
4曾繁田.从德育概念之争辩看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J].传承,2010(12):52-53.
-
5陈金容.学校道德教育接受效果的反思[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2(3):364-368.
-
6李长艳.西方德育“体谅模式”之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06(3):47-48. 被引量:6
-
7张晓萍,李文兰.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3):48-51. 被引量:10
-
8邹强.价值观念变迁中的学校德育变革[J].教育探索,2006(9):95-96. 被引量:5
-
9陈坚.学校德育与人的个性发展[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1(1):3-6. 被引量:5
-
10樊学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的调研与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6):114-116.
同被引文献16
-
1肖川.“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辨析[J].教育学术月刊,1999(5):25-28. 被引量:40
-
2张晓静.自我教育——当代学校教育的主题[J].教育研究,1994,15(10):32-35. 被引量:38
-
3刘文霞.完整地理解个性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1-8. 被引量:47
-
4郭瑶.个性教育与教育体制改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2-83. 被引量:10
-
5贺来.价值个体主义与道德合理性基础的重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2):80-88. 被引量:11
-
6王秉琦,王成文.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研究及其实施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6(9):17-20. 被引量:8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被引量:3112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被引量:1399
-
9(苏)哈尔拉莫夫.道德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问题[M]..外国教育资料选译[C].,1979.. 被引量:1
-
10(德)黑格尔著 贺麟 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2年..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
-
1顾习龙.思想政治教育与个性优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5):73-75. 被引量:1
-
2瞿鹤鸣,陈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问题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7):9-11. 被引量:1
-
3黄桂钦,郑英杰.思维差异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问题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10(5):135-136. 被引量:2
-
4杨琳.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的原则和方法[J].理论观察,2012(2):18-20. 被引量:3
-
5吕世军,冯丽华,谷朝霞.“90后”医学生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1):92-93. 被引量:4
-
6李兰.论休闲与人的个性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4(2):106-109.
-
7王永灿.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探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6):75-82. 被引量:13
-
8罗邻球,林章义,范启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个性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0(4S):220-222. 被引量:1
-
9康雁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个性化的当代解读[J].喀什大学学报,2018,39(2):87-91.
-
1陈坚.学校德育与人的个性发展[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1(1):3-6. 被引量:5
-
2傅培玲.我国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对策思考[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67-69.
-
3范兆雄.走向知识经济的教育与我们面临的挑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4):16-21.
-
4傅培玲.知识经济对我国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4):20-23.
-
5王磊.关于计算机教学探索与思考[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7):269-269. 被引量:1
-
6朱文.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验感悟[J].考试周刊,2012(45):4-5.
-
7章艳志.新课改中的教师该如何做[J].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2(6):50-51.
-
8曾捷亚.中小学音乐个性化教育问题的探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11):4-5. 被引量:1
-
9徐辉.实施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2(1):9-9.
-
10杨德山.综合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J].常熟高专学报,2000,14(6):22-24.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