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虎符》——话剧民族化的探索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虎符》是郭老创作于抗战时期的剧本,在重庆演出过。写的是战国时期,魏公子信陵君与如姬窃符救赵的故事。当时在北京的话剧舞台上演的古装戏、历史剧目不多,特别是第一次上演郭老的剧作也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我和焦菊隐先生继《明朗的天》以后的第二次合作。焦公对传统戏曲有深湛的造诣,他曾任北平戏曲学校的校长。那是由程砚秋创办的专门培养京剧演员的学校,以德和金玉等字排名的弟子遍天下。
作者
梅阡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5-17,共3页
Chinese Theatre
关键词
焦菊隐
京剧演员
程砚秋
戏曲学校
传统戏曲
信陵君
戏曲表演艺术
如姬
京剧界
导演构思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1
田本相.
曹禺的意义——悼念曹禺先生[J]
.戏剧文学,1997(6):4-6.
被引量:14
2
朱青.郭沫若谈《蔡文姬》的创作[J].戏剧报,1959(06).
被引量:1
3
刘春章.《蔡文姬》的舞台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4
郑榕.学了戏曲动作-我演"虎符"里的侯赢[J].戏剧报,1957(0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林涵表.
用生命的火照亮中国戏剧发展的路——为纪念郭沫若100周年诞辰而作[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6):101-107.
2
余永春.
戏曲之形与话剧之神的纠葛——论郭沫若史剧与戏曲的关系[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9):62-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珺.
试论中国传统戏曲对话剧舞台艺术的影响[J]
.戏剧之家,2021(36):38-39.
被引量:2
1
穆铁群.
《虎符》与东风剧团[J]
.戏曲艺术,1999,20(4):46-48.
2
章耀明.
写出有自己价值判断的剧作——新编历史剧《如姬与信陵君》创作琐谈[J]
.广东艺术,2013(1):15-16.
3
郭娜.
我看“孵化计划”的三部粤剧[J]
.南国红豆,2016(1):15-16.
4
李亦洁.
我心中的如姬[J]
.剧影月报,2014,0(5):4-6.
5
刘健生为邯郸文化局《虎符》剧组题词[J]
.大舞台,1999(3):42-42.
6
金龙.
如姬与信陵君[J]
.南国红豆,2013(4).
7
欧阳明.
《如姬与信陵君》的现代审美意识[J]
.南国红豆,2011(5):49-50.
8
广林.
一方《虎符》 两种情怀[J]
.大舞台,2008(1).
被引量:1
9
张帆.
话剧民族化:从未停下的脚步[J]
.新世纪剧坛,2012(4):4-7.
10
熊英.
枪炮中的玫瑰——游走在历史与川剧《窃符救赵》之间的如姬[J]
.四川戏剧,2007(3):29-30.
中国戏剧
199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