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义门同居”的文化透视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义门同居”的文化透视黎小龙“义门同居”在中国传统的宗族文化中具有特定的涵义。“同居”,特指聚族而居。同宗同族,数代不析产,不分居。这样孝义之家的世代同居,符合中国封建道德的标准与规范,“世俗嗟美”.官府表彰,旌表门闾,号“义门”。本文意在对历代“义...
作者
黎小龙
出处
《寻根》
1996年第4期16-18,共3页
Root Exploration
关键词
义门
魏晋南北朝
同居共财
社会地位
人口数量
中国封建王朝
宗族文化
百家姓
文化透视
文化意义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4
1
胡青.
科举制是古代书院发展的基础和动力[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39-43.
被引量:6
2
张劲松,蔡慧琴.
家族书院与家族发展的互动解读——以唐至五代时期的家族书院为例[J]
.船山学刊,2006(4):130-132.
被引量:4
3
张劲松,刘征.
科举:书院起源研究的新视角——以江州陈氏东佳书堂为例[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11):97-100.
被引量:5
4
张劲松.
唐代江州陈氏东佳书堂的性质问题刍议[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23(4):96-99.
被引量:5
5
阮志高.江州陈氏东佳书堂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9(专刊).
被引量:1
6
孙家骅.陈崇与东佳书堂[J].白鹿洞书院通讯,1989(1).
被引量:1
7
孙家骅.早于"白鹿书院"的"东佳书堂"[J].历史知识,1999(4).
被引量:1
8
陈雁南.东佳书院的沿革[J].白鹿洞书院学报1993(试刊).
被引量:1
9
陈雁南.东佳书院创建年代考[J].白鹿洞书院学报,1993(试刊).
被引量:1
10
张劲松.
东佳书堂:中国书院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J]
.船山学刊,2008(2):154-15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陈凌.
东佳书堂考[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37(2):121-126.
被引量:2
2
陈凌.
江州义门陈“异流同源”考[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5):62-6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宋从.
江州义门陈文化研究述评[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0(1):73-76.
2
陈凌.
江州义门陈“异流同源”考[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5):62-68.
1
张新华.
陈逢坤和陈家庄──一个华人家族跨世纪的传奇[J]
.中华儿女,1997,0(9):10-19.
2
赵沛.
分财异居:两汉豪族之家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23(4):7-10.
3
张燕.
民国初期封建道德对妇女的束缚[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3):56-57.
4
张素我(口述),苏峰(整理).
父亲张治中的1949年(下)[J]
.各界,2009(12):10-12.
5
宋娟.
唐代同居共财家庭经济生活探论[J]
.求索,2012(2):225-228.
6
宁江英.
秦及汉初家庭结构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2(4):80-83.
被引量:4
7
白宝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家族史研究述略[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2):2-7.
8
吴洪成,张华.
日本侵华时期日伪在沦陷区实施的社会教育述论[J]
.东北史地,2009,0(2):53-59.
被引量:1
9
史式.
台湾先住民历史介绍——卑南族、阿美族[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0(5):57-57.
10
覃华森,谭泓婷,徐家波.
中华民国1911—1927年间女权运动刍议[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B06):109-111.
寻根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