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心理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
出处
《基础教育研究》
1999年第6期25-26,共2页
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2
-
1孙杰远,李运奎.共生教育:文化失衡下的应然选择——那坡县黑衣壮族文化的人类学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5):5-8. 被引量:4
-
2张玲.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中国民族教育,2016(11):52-55. 被引量:3
-
3何红梅.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探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3):90-93. 被引量:4
-
4李红,韦柳玲.“壮族文化”在班级活动中的传承与发展[J].广西教育,2017,0(25):22-23. 被引量:1
-
5潘俊锟.观动漫音乐剧《跟斗小子》有感[J].歌海,2019(1):40-41. 被引量:1
-
6闫若婻.民歌的文化品性及教育功能[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2):43-47. 被引量:8
-
7刘亲荣.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文化内涵探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1):10-13. 被引量:1
-
8晓雪.韦其麟《百鸟衣》发表六十五周年有感[J].南方文坛,2021(4):114-115. 被引量:1
-
9韦琍.新时代广西壮汉双语教育新思考[J].广西教育,2021(11):17-20. 被引量:1
-
10黄金东.论壮族娅王信仰文化的实质与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2021(6):117-125. 被引量:3
-
1黄大伟.浅谈壮族地区学生作文之我见[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7(1):77-78.
-
2农志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学生英语(中旬刊),2015,0(1):61-62. 被引量:1
-
3黄英东.浅析壮族地区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华中人文论丛,2014(1):177-179. 被引量:1
-
4蓝艳.壮族地区农村学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探微[J].课外语文,2016,0(2):4-4.
-
5黄大族.壮族地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初探[J].河池师专学报,1992,12(2):96-99. 被引量:1
-
6汪薇.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52):120-120. 被引量:1
-
7赵敏,王伟,孙华.谈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27-29. 被引量:4
-
8李源.有效组织继续教育培训的几点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2009,28(1):69-70.
-
9马亚平.论加强与改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2(8):74-75. 被引量:3
-
10郭保先.为有“三多”文自来[J].山西教育(管理版),1999,0(12):3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