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环境再生产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境再生产是人类历史上继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之后兴起的第三类再生产。文章分析了环境再生产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本质特征,阐述了三种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及其国际性差异,提出有关国内环境再生产的儿点建议,文章中间以及最后作了相应的哲学分析。
作者
陈贻安
机构地区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培训二部
出处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11,共9页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环境再生产
环境容量
环境生产力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陈贻安.
关于人类发展的环境容量问题之哲学思考[J]
.生态学杂志,1995,14(2):64-6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
1
王俭,孙铁珩,李培军,李法云.
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768-772.
被引量:134
2
韦蔚,王锐兰,李丽.
中国GDP可持续增长的环境容量支撑问题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2005(5):4-7.
3
黄选瑞,张玉珍,周怀军,孟宪宇.
环境再生产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软科学,1999(4):111-112.
被引量:7
4
陈贻安.
关于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探讨[J]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3):14-18.
5
魏玉蓉.
德国学者米勒教授来我区访问工作总结以及有关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
.内蒙古气象,1995(5):40-40.
同被引文献
18
1
刘平.
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及其经济哲学蕴涵——社会变迁的一种经济学视角[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S1):95-101.
被引量:7
2
朱殊洋.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循环经济系统[J]
.探求,2005(4):22-24.
被引量:2
3
刘思华.
关于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科学的若干理论思考[J]
.海派经济学,2008,6(3):29-39.
被引量:3
4
丁晓钦.
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三届论坛综述[J]
.海派经济学,2008,6(3):179-200.
被引量:5
5
朱殊洋.
资源约束下的马克思扩大再生产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
.岭南学刊,2005(2):64-68.
被引量:3
6
朱钟棣,ZHU,Zhong-di.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7(2):66-72.
被引量:8
7
程恩富.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J]
.中国社会科学,2007(1):16-29.
被引量:194
8
苏广实.
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J]
.学术论坛,2007,30(4):77-80.
被引量:15
9
《资本论》.
被引量:3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总则第二条.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陈长.
环境视角下的马克思再生产模型构建[J]
.海派经济学,2010,8(4):138-149.
2
陈长.
引入环境的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0(10):1-7.
被引量:3
3
陈长.
引入环境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拓展[J]
.江苏社会科学,2011(3):97-10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卢文璟.
中国工业生产与环境再生产关系的实证研究[J]
.海派经济学,2013,11(2):140-149.
2
陈长.
引入环境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拓展[J]
.江苏社会科学,2011(3):97-100.
3
陈长.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价值”[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4-7.
被引量:1
1
黄选瑞,张玉珍,周怀军,孟宪宇.
环境再生产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软科学,1999(4):111-112.
被引量:7
2
娄连惠,李宾.
我国城乡社会再生产二元特征及环境影响分析[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2(8):28-29.
3
罗高来,刘昕,曹凤中.
以环境约束促进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J]
.中国环境管理,2014,6(2):5-9.
4
李鹏翔.
环境生产力[J]
.城市与减灾,2002(4):44-46.
5
周德全,张殿发.
“草海模式”的生态经济学透视[J]
.生态经济,2005,21(7):34-37.
被引量:3
6
于进江.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
.地理教育,2003(3):12-12.
7
李百岁,宝音,哈斯巴根.
内蒙古高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6,35(3):349-354.
被引量:7
8
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的五大瓶颈[J]
.瞭望,1999(12):11-11.
9
彭珂珊.
困扰我国21世纪的环境退化问题研究[J]
.热带地理,1995,15(1):1-9.
被引量:15
10
刘炼良.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方向[J]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1,0(1):21-24.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