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哲学的思考总是指向存在,而对存在的沉思则可以有不同的路向。从儒学的历史演进看,天道之域很早就成为儒家所面对的问题之一,但相对而言,早期儒家对天道问题讨论较少,孔子的学生便曾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宋明时期,随着理气、道器之辩的展开,天道问题亦受到了较多关注。从哲学倾向看,理学有重理、重气、重心之分,而就存在的考察方式而言,则似乎又有超验与非超验之别。如果说,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到朱熹的太极图说更多地表现了超验的进路,那么,王阳明从心体出发考察存在,则表现了不同的思维趋向。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49-55,86,共8页
Academic 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