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语》“性与天道”章疏证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论语.公冶长》篇"性与天道"一章的诠释,历来注解者有众多不同观点、不同层次的讨论。其中所含问题有三:其一,"言"、"与"二字的词性问题,有视"言"为动词、"与"为连词者,有视"言"为名词、"与"为动词者;其二,文章与性、天道之关系问题,有视其为二者,有视其为一者,亦有视其为一而二、二而一者;其三,夫子是否言过性与天道,子贡是否闻过性与天道?其解说更为复杂,不仅有言与不言之分别,亦有听闻与不听闻、得闻与不得闻之争议。
作者 甘祥满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4,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9YJC7200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邢昺.《论语注疏》,《儒藏》(精华编)第104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47页. 被引量:1
  • 2高拱.《问辨录》,岳金西、岳天雷编校《高拱全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39页. 被引量:1
  • 3刘宗周.《论语学案》,《刘宗周全集》,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第377页;第470页;第394页;第394页. 被引量:2
  •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儒藏》(精华编)第110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2页. 被引量:1
  • 5张栻.《癸巳论语解》,杨世文、王蓉贵校点《张拭全集》,长春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被引量:1
  • 6宋翔凤.《论语说义》,《儒藏》(精华编)第10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56页. 被引量:1
  • 7朱熹.《论孟精义》,《儒藏》(精华编)第109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8页. 被引量:1
  • 8陈祥道.《论语全解》,《儒藏》(精华编)第10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0页. 被引量:1
  • 9朱熹.《论孟精义》,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册,第109-110页. 被引量:2
  • 10宋翔凤.《论语说义》.《皇清经解续编》南菁书院本.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23

  • 1樊彩萍.《论语》辨惑三则[J].孔子研究,1999(2):118-120. 被引量:3
  • 2杨庆中.论《易传》中的“道”[J].中国哲学史,2005(4):5-11. 被引量:2
  •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被引量:176
  • 4李翔海.《论孔子的文化品格及其当代意义》,《中国儒学》(第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41页. 被引量:1
  • 5邢文.《论帛书(要)篇巫史之辨》,见《简帛研究》第3辑,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6页. 被引量:1
  • 6李学勤.《孔子之言性与天道》,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儒教文化研究》(国际版)第十七辑,第232页. 被引量:1
  • 7刘述先.《论孔于思想中隐含的“天人合一”一贯之道》,见氏著.《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与未来开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56页. 被引量:1
  • 8宋·朱熹.论语精义[A]//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七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 9宋·杨时.龟山集[A]//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 10王博.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中的意义[J].哲学研究,2008(5):58-65.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