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叶适与朱熹道统观异同论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张拭、吕植谦会川以后,来争执南宋思想界之*I1仁1$j宋儒“道”之成建决非是异口同声。如果说张武学宗二程、8行谦调和折中、与朱更并无原则分歧乃工冲突的话,那么“乾、停港老班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断断其1①,这称鼎足”①,则是针刚o对的格局。朱燕真正的对手是*口适。本文就朱更与叶适道统观之异同作一讨论,愿达KN之。
作者
何隽
机构地区
杭州大学哲学社会学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25-28,共4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道统观
朱熹
儒家文化
程朱道学
形式化
韩愈
黄宗羲
异同
权威意识
中国哲学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53
1
潘志锋.
颜元的“习行”道统观[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6(3):24-27.
被引量:2
2
张节末.
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意识形态理论──荀子美学再检讨[J]
.文史哲,1998(4):63-69.
被引量:7
3
周梦江.
叶适与朱熹[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27(5):10-15.
被引量:2
4
李宝臣.
论王夫之的治统道统观[J]
.北京社会科学,1989(1):58-65.
被引量:2
5
董平.
叶适对道统的批判及其知识论[J]
.孔子研究,1994(1):67-74.
被引量:8
6
杨翰卿.
韩愈建立儒学道统的意义及现代启示[J]
.中国哲学史,1994(6):96-98.
被引量:1
7
徐公喜,邹毅.
朱熹道统谱系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8):118-121.
被引量:4
8
景海峰.
叶适的社会历史本体观——以“皇极”概念为中心[J]
.哲学研究,2001(4):71-74.
被引量:5
9
王风.
朱熹新道统说之形成及与易学之关系[J]
.哲学研究,2004(11):33-38.
被引量:6
10
李峻岫.
试论韩愈的道统说及其孟学思想[J]
.孔子研究,2004(6):77-8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张佩.
近些年关于“道统”人物研究的综述[J]
.船山学刊,2012(4):169-175.
被引量:3
2
何俊.
论韩愈的道统观及宋儒对他的超越[J]
.孔子研究,2000(2):57-66.
被引量:11
3
连凡.
论《宋元学案》对浙东学派的评价——以永嘉学派、永康学派、唐仲友为中心[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3):63-68.
4
连凡.
“事功本于仁义,仁义达之事功”--《宋元学案》视域下的浙东事功学派源流及其评价[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2):66-73.
被引量:1
5
张平.
帛裂与统合——叶适“文集大成”的一种微观考察:以记体文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3(2):57-63.
被引量:1
6
肖芬芳.
叶适与朱熹:学术思想交涉与三代道统论争[J]
.哲学动态,2023(3):49-57.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蒋伟.
论宋代道德生活的主流价值诉求——理学伦理的视角[J]
.伦理学研究,2012(1):90-94.
2
何俊.
叶适论道学与道统[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1):109-127.
被引量:9
3
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
.社会科学战线,2009(1):137-143.
被引量:10
4
陆敏珍.
王开祖及其观念:濂洛未起前的道学思想[J]
.中国哲学史,2009(3):19-26.
5
贾发义.
韩愈、李翱的道统说和性情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9-43.
被引量:4
6
张佩.
近些年关于“道统”人物研究的综述[J]
.船山学刊,2012(4):169-175.
被引量:3
7
张佩.
论欧阳修、苏轼的“斯文”道统[J]
.理论月刊,2013(8):50-54.
8
张佩.
对《镜花缘》“才女榜”的探析[J]
.兰州学刊,2013(4):61-66.
被引量:1
9
李奇志,王忠伟.
孔子和儒家思想[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5,38(B07):163-172.
10
赖区平.
朱子的“道学-道统”论重探[J]
.中国哲学史,2016(1):60-67.
被引量:5
1
郭润伟.
薛瑄和程朱道学的终结[J]
.晋阳学刊,1988(5):58-62.
被引量:1
2
史云波.
陈独秀与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异同论[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8-22.
被引量:1
3
徐公喜.
朱陆异同论的历史形态考察[J]
.江淮论坛,2015(6):109-115.
被引量:2
4
张作耀.
孔门后进弟子异同论——兼评《论语新探·后进异同考》[J]
.孔子研究,1986(2):76-84.
5
何睿.
廖平、马一浮思想体系中“六经”“六艺”定位之异同论[J]
.宜宾学院学报,2014,14(7):8-13.
6
田丽霞.
“快乐老班”的“快乐四宝”[J]
.班主任,2009(10):12-14.
被引量:1
7
曾军.
纪念阳明先生 弘扬王学精华——“纪念王阳明逝世4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
.孔子研究,1999(3):119-121.
8
叶文举.
张栻佛学观考述——兼论张栻眼中的儒、释差别[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124-127.
被引量:1
9
吴双.
我与孔子一席谈[J]
.青少年日记,2009(6):20-21.
10
姚影.
让孩子的思维飞起来[J]
.青少年与法,2013(6):25-25.
学术月刊
199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