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实践析辨─—对主体间关系与交往实践相互关系的认识
被引量:2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53-58,6,共7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235
-
1李国华.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5(1):49-51.
-
2张怀承.论道德传统的创造与超越[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2):3-6.
-
3司晓莉,韦留柱.强化实践控制意识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3):50-53.
-
4崔建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7.
-
5陆德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现代人格铸塑[J].社会科学战线,1999(5):95-100. 被引量:2
-
6吴小英.“权利义务一致性”的法哲学释义[J].广西社会科学,1999(3):84-86. 被引量:1
-
7张德明.从“他者”意识到“类本位”意识——试述后殖民时代的批评新观念[J].浙江学刊,1999(6):121-126. 被引量:4
-
8张志伟,吴哲敏.关于自我牺牲的心理机制分析[J].江汉论坛,1999(3):87-90. 被引量:5
-
9马志生,冯建军.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超越与类主体的凸现[J].学术月刊,1999,31(12):16-20. 被引量:3
-
10贺来.论辩证法的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1998(2):45-5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23
-
1龙柏林.个人交往主体性的本质结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4(5):137-140. 被引量:4
-
2高鸿.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困境[J].教学与研究,2006(12):53-59. 被引量:24
-
3陈越.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5. 被引量:13
-
4贺来.社会团结与社会统一性的哲学论证——对当代哲学中一个重大课题的考察[J].天津社会科学,2007(5):24-30. 被引量:13
-
5张耀灿.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新审视[A].载余斌,陈江主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被引量:1
-
6时长江,刘彦朝.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蕴及其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8(24):26-30. 被引量:58
-
7闫艳,王秀阁.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0(2):18-21. 被引量:3
-
8任英杰,徐晓东.基于差异的校际协作教研的考察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99-103. 被引量:10
-
9戴艳军,熊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发展[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1):7-10. 被引量:1
-
10卢强.学习共同体内涵重审:课程教学的视域[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44-50. 被引量:34
二级引证文献23
-
1王丽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体与学生主体的落实[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5):156-158. 被引量:5
-
2张喜彬.论TBL教学法在高校德育课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7(2):220-221. 被引量:1
-
3葛续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趋向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1):115-119.
-
4王嘉,张维佳.论沉浸传播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20(1):32-39. 被引量:14
-
5卢亚芳,马秀峰.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2(11):77-80. 被引量:1
-
6王薇,李燕凌,周丽娟.高等农业院校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教学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探索——基于湖南农业大学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2(3):119-127. 被引量:2
-
7南锐,肖叶静.逻辑与路径:双线融合教学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9):50-53. 被引量:2
-
8陈国利,冯嘉.学习共同体视域下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基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2(45):91-94. 被引量:3
-
9秦贤,秦璞.区域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立体范式构建——以江苏省无锡市乡村小学英语教育带头人培育站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2(34):3-7.
-
10杨晓萍,雷吉红.幼儿园教学文化品格:内涵、特性及其培育路径[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36(4):77-84.
-
1徐龙福.实践结构中的主体意识初探[J].哲学研究,1985(5):3-11.
-
2阎献晨.目前对“实践”几个理论问题的研究[J].晋阳学刊,1991(6):67-71.
-
3史衍朋,张广亮.试论交往实践观与全球化的关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150-151. 被引量:1
-
4袁诗弟.实践范畴探析[J].天府新论,2001(6):45-49. 被引量:1
-
5张晓红.浅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意义[J].魅力中国,2014,0(24):260-260.
-
6王腾.论传统实践结构的道德哲学意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4):13-16.
-
7陈季宁.虚拟现实与人类社会实践[J].广西社会科学,2004(3):30-32.
-
8张立波.九十年代实践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1995(5):30-36. 被引量:1
-
9吴毅.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2):97-103. 被引量:13
-
10陈鹏,许俊达.实践结构中自然与社会的“似博弈”关系--从施密特自然概念的失误说起[J].湖北社会科学,2008(2):103-10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