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欧洲学刍议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欧洲学刍议刘立群一门新学科的设置与命名伴随着学术研究的客观需要而产生。而一门新学科的出现犹如树起一面旗帜,使其研究者汇聚在一起。从国际问题研究领域来看,我国迄今已有“美国学”、“日本学”、“非洲学”、“韩国学”乃至“联合国学”等名称,并且越来越多地出...
作者
刘立群
出处
《欧洲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79-81,78,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关键词
欧洲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学术研究
欧洲一体化
研究领域
学科划分
研究水平
美国学
中国学
分类号
D7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4
1
王波,章瀚夫.
构建中国的美国学概念与学科体系——首届“美国学与国际研究”论坛综述[J]
.当代外语研究,2019,0(4):124-128.
被引量:4
2
钱乘旦.
以学科建设为纲 推进我国区域国别研究[J]
.大学与学科,2021(4):82-87.
被引量:51
3
郭辉.
浅析舒曼计划原因及其意义[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86-90.
被引量:1
4
陈乐民.
一种历史的观念——传统与现代化及其他[J]
.书屋,2001,0(7):52-55.
被引量:1
5
周弘.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的欧洲研究问题[J]
.欧洲研究,1995,16(2):85-89.
被引量:3
6
赵怀普.
欧洲一体化对东亚合作的若干启示[J]
.外交学院学报,2005(2):42-47.
被引量:17
7
唐世平,张洁,曹筱阳.
中国的地区研究:成就、差距和期待[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7-15.
被引量:27
8
陈乐民 一心.《答(历史教学问题)记者问》[J].历史教学问题,2000,.
被引量:1
9
陈乐民.《关于欧洲研究的几个问题》,http://www.irchina.org/xueren/china/view.asp?id=556.
被引量:1
10
陈乐民.《关于“欧洲研究”在中国》[J].欧洲,200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舒小昀,闵凡祥.
“欧洲何以为欧洲?”[J]
.中国图书评论,2009,32(10):85-91.
被引量:1
2
赵晨.
欧盟政治研究:政治理论史的视角[J]
.国际政治研究,2016,37(6):64-80.
被引量:3
3
江时学.
评中国学术界对区域国别研究和区域国别学的认知[J]
.拉丁美洲研究,2022,44(2):1-27.
被引量:7
4
周弘.
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欧洲研究[J]
.欧洲研究,2024,42(1):1-2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贺之杲,巩潇泫.
经济收益、规范认同与欧洲差异性一体化路径[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2):78-104.
被引量:11
2
舒小昀,冀强,袁勤俭.
《欧洲研究》(2003-2007年)学术史分析[J]
.欧洲研究,2010,28(1):119-141.
被引量:3
3
包广将.
区域国别研究的关系路径:以东南亚研究为例[J]
.国际关系研究,2022(4):17-33.
被引量:8
4
刘青尧.
特定区域信息的收集:一项基于田野调查经验的分析[J]
.国际关系研究,2022(4):34-51.
被引量:2
5
朱锋.
中国区域国别学:比较、鉴别与创新[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2(6):1-21.
被引量:6
6
耿协峰.
中国地区主义研究30年[J]
.国际政治科学,2022,7(4):54-86.
被引量:2
7
朱翠萍.
区域国别研究的难点与学术启示[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3(1):1-15.
被引量:2
8
朱文龙.
区域国别研究的名与实:基于2013—2022年CSSCI期刊新加坡国别研究文献的考察[J]
.东南亚纵横,2022(6):40-48.
9
卢凌宇.
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浅析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基础本体论[J]
.思想战线,2023,49(2):81-95.
被引量:3
10
张鹏,张晨曦.
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大连大学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的思考[J]
.大连大学学报,2023,44(5):28-34.
被引量:1
1
李旭.
我在美国学当“保镖”[J]
.百姓生活,2009(5):20-21.
2
欧洲研究[J]
.欧洲研究,2008,26(2).
3
童道炯.
中美之间的八个“非传统安全”议题[J]
.新华月报,2015,0(14):112-113.
4
P.G.贝德勒,李建文.
我为什么要教书[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5(6):32-33.
5
薛涌.
中国没有“美国学”[J]
.商周刊,2004,0(14):48-48.
6
殷叙彝.
卷首语[J]
.欧洲研究,2006,24(2):1-1.
7
姜世波.
国际商法学科的独立性刍议[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3-148.
被引量:9
8
潘小松.
书评二则[J]
.博览群书,2002(3):71-72.
9
李慎之.
“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共同之处”——在纪念中美建交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
.世界知识,1999(1):19-19.
10
编后絮语[J]
.欧洲研究,2007,25(3).
欧洲研究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