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17,共8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19
-
1鲍志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的社会形式的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0(3):13-16. 被引量:2
-
2曹新.社会经济结构含义界定[J].教学与研究,1998(4):55-56. 被引量:2
-
3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中国社会科学,1997(2):52-65. 被引量:134
-
4曹玉文.生产方式是生产的组织结构形式[J].河北学刊,1986,6(2):44-46. 被引量:2
-
5王孝哲.上层建筑设施既属于社会存在又属于社会意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3):9-14. 被引量:1
-
6李严.关于文学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再认识[J].江西社会科学,1985,5(4):93-97. 被引量:3
-
7陈瑞铭.试论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诸范畴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J].经济研究,1984,19(12):50-56. 被引量:7
-
8裘麟.对讲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意见[J].教学与研究,1963(6):1-5. 被引量:2
-
9屈万山.上层建筑有没有阶级性[J].哲学动态,1979(10):20-21. 被引量:1
-
10庄国雄.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系列——与朱光潜先生商榷[J].哲学动态,1979(11):12-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
1方卫兵.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贡献[J].理论前沿,2005(6):21-23.
-
2于金富.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J].经济研究,2006,41(12):24-34. 被引量:12
-
3张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范式生成与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8(4):19-25. 被引量:11
-
4罗余才.中华经济系统论略[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3):6-11. 被引量:1
-
5马文保.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J].哲学研究,2014(5):17-21. 被引量:11
-
6马文保.现状与问题:马克思生产方式思想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4):101-106. 被引量:1
-
7黄光秋.国内马克思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想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2):116-12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39
-
1高岭,卢荻.马克思主义政治过程理论纲要——基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学说的拓展[J].政治经济学报,2019(1):95-123. 被引量:5
-
2邵彦敏.经济体制转轨的制约因素[J].江汉论坛,2008(1):24-26. 被引量:2
-
3许光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J].江汉论坛,2008(4):10-14. 被引量:4
-
4许光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再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改革开放30年成功实践的理论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8(10):1-6. 被引量:1
-
5潘巍,徐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进展述略[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9(6):105-109.
-
6李保民.统筹城乡就业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解[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38-42. 被引量:1
-
7孙圣民.历史计量学五十年——经济学和史学范式的冲突、融合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4):142-161. 被引量:37
-
8王胜利.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述评——基于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历史阶段[J].北方经贸,2009(8):4-6.
-
9王清涛.从马克思文本逻辑看其学说的层次结构[J].甘肃理论学刊,2009(5):70-74.
-
10汤建龙.如何正确对待西方“马克思学”?——以西方“马克思学”文本学成果在中国的接受为例[J].现代哲学,2009(5):6-10.
-
1觉真法师.两种思维方式,同一个误区[J].新财富,2014(5):256-256.
-
2于丹.《论语》告诉人们这样处世[J].书摘,2007(3):105-109.
-
3马超.审美与生产方式[J].商业文化,2013(4):78-81.
-
4王孔雀.唯物史观重要范畴新观点述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15(4):16-22.
-
5徐福来.当今时代如何读“经”——生活哲学视野中的“经典”[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26-130.
-
6王远智,杨林雄.关于生活方式的哲学思考[J].韩山师专学报,1994,15(4):15-19. 被引量:1
-
7谭承耕.孔子论信——兼论信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5(S3):55-60.
-
8郑元叶.马克思、生产方式和正义:塔克—伍德命题的批驳[J].道德与文明,2011(6):31-35. 被引量:2
-
9曾端祥.试论人学与科学[J].长江论坛,1999(1):53-56.
-
10李娜.试论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8):158-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