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措施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中小学教学和管理的实践,分析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小学要加强一年级和毕业学年的教育教学,使他们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在初中,要特别加强初一年级的教学,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变化,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
徐庆岩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7-83,共7页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
心理发展
教育心理
教学心理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1
辛自强,俞国良.
学习不良的界定与操作化定义[J]
.心理科学进展,1999,9(2):52-57.
被引量:73
2
李永健,何克抗.
认知工具——一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的新思路[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62-67.
被引量:37
3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被引量:2370
4
张宇容.
促进学习的认知工具[J]
.电化教育研究,1996,17(3):48-50.
被引量:7
5
汪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
.心理科学,2001,24(1):87-89.
被引量:20
6
鲍贤清,张仙.
运用信息技术认知工具促进深度学习[J]
.计算机教与学.现代教学,2005(5):31-33.
被引量:8
7
杨晓红.
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能的认知工具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09(2):33-37.
被引量:7
8
袁华莉,杨现民,余胜泉.
英语词汇情景化认知工具的设计与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6):44-49.
被引量:7
9
邓敏杰,李占伟,张豪锋.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12(3):90-94.
被引量:76
10
尚晓晶,马玉慧.
问题解决情境下认知工具的设计研究——以数学应用题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2):42-4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张良.
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分析与训练[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6):152-155.
被引量:2
2
张艳茹,彭晓菲,王天仕.
中学“学困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学策略[J]
.河南农业,2021(9):12-13.
3
石小丹,田烨.
小学生“四阶段双环境”写作认知工具模型的设计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23):135-139.
被引量:2
4
韩艳.
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
.科教导刊,2010(12):55-5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陈俊,苏玲,何淑茹.
澳门小学生阅读成绩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探讨——“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父母鼓励”对小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11):37-41.
被引量:3
2
胡世艳,刘衍玲.
整合教学法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干预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9(3):30-35.
被引量:1
3
刘彦,王可耕,唐双阳,张愉快,邹菊,梁瑜.
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课程三位一体教学平台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0):843-846.
被引量:4
4
巴塔.
美术教育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
.中国绿色画报,2015,0(11):120-120.
5
余广明.
小学生偏常行为的心理疏导[J]
.求知导刊,2018,0(17):33-34.
6
罗玉.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J]
.西安通信学院学报,2020,15(4):95-96.
7
王亚莉,李丽娟.
智慧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3,25(4):138-140.
被引量:1
8
屈彦奎.
导向深度学习的学科认知工具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2024(9):41-44.
被引量:1
9
刘青.
美术教育中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
.科教导刊,2015(9X):114-115.
1
游性慎.
初一学生对汉语虚实词遗忘特征的初步探讨[J]
.心理学报,1964,8(4):377-380.
被引量:2
2
王作生.
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J]
.内蒙古教育,1995(12):20-21.
3
李志慧,范增金.
浅谈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8(5):63-63.
4
唐自杰.
关于师范院校公共課心理学的体系問題[J]
.心理学报,1962,6(3):262-263.
被引量:1
5
王惠玲.
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理性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S1):260-261.
6
朱文敏,顾溥权.
推开心灵的窗户──上海市黄浦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
.社会,1996,16(6):24-25.
被引量:2
7
调查显示我国近三成中小学生患心理障碍症[J]
.家长,2008,0(12):5-5.
8
王根才.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S1):187-188.
被引量:1
9
王云霞.
心理咨询技能应成为高师生必要的职业技能[J]
.河西学院学报,1994,12(2):93-96.
10
戴育红.
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J]
.教育导刊(上半月),1999,0(12):19-21.
被引量:1
心理学探新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