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雨台山21号战国楚墓竹律复原探索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86年湖北江陵雨台山战国中期楚墓(M21)出土有铭文的竹律,惜已残损,仅存残管二支和残片二块,另有碎片若干。尽管如此,但因它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先秦遗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弥足珍贵。因此,我们想对它试做一些可能的复原探索。这组竹律是用刮去表皮的异径无节细竹管制成,管壁一侧削成一或二个条状平面。
作者
李纯一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855-857,共3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铭文
文王
复原
战国
去表皮
历史价值
考古发现
探索
楚墓
学术价值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1
陈逢新,宋有志.湖北江陵雨台山21号战国楚墓[J],1988(05).
被引量:1
2
谭维四.
江陵雨台山21号楚墓律管浅论[J]
.文物,1988(5):39-42.
被引量:14
3
李纯一.
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J]
.音乐研究,1985(2):63-71.
被引量:34
4
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文释文[J]
.音乐研究,1981(1):5-18.
被引量:14
5
李纯一.
曾侯乙编钟铭文考索[J]
.音乐研究,1981(1):56-69.
被引量:49
6
王湘.
曾侯乙墓编钟音律的探讨[J]
.音乐研究,1981(1):70-80.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101
1
黄大同.
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结构样式与生成之推导(上)——兼论其证据与推理方式[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2):69-87.
被引量:4
2
宋克宾.
论曾侯乙甬钟乐律铭文中“宫调关系”的分类[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1):92-101.
被引量:1
3
滕铭予.
淅川和尚岭墓地年代新论[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111-131.
4
冯光生.
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3):9-16.
被引量:12
5
方建军.
曾侯乙编钟的音乐文化基质[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3):17-19.
被引量:7
6
臧艺兵.
曾侯乙编钟与工尺谱——工尺谱来源再探[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3):55-58.
被引量:6
7
刘玉堂,黄山.
楚越文化关系论略[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2):25-31.
被引量:1
8
佘红英.
两周青铜乐器组合研究[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3(3):12-18.
被引量:1
9
孙克仁,应有勤.
中国十二律的最初状态[J]
.中国音乐学,1992(2):88-100.
被引量:14
10
秦序.
“和”为清角说质疑[J]
.中国音乐学,1992(1):78-8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7
1
黄大同.
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结构样式与生成之推导(上)——兼论其证据与推理方式[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2):69-87.
被引量:4
2
宋克宾.
论曾侯乙甬钟乐律铭文中“宫调关系”的分类[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1):92-101.
被引量:1
3
李淑芬.
从乐律铭文看曾侯乙编钟的构成[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3):1-9.
被引量:12
4
李纯一.
试用《金石之乐》2.0[J]
.音乐研究,1998(3):10-11.
被引量:1
5
王子初.
晋侯苏钟的音乐学研究[J]
.文物,1998(5):23-30.
被引量:34
6
李纯一.
关于正确分析音乐考古材料的一些问题[J]
.音乐研究,1986(1):10-12.
被引量:7
7
李纯一.
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J]
.音乐研究,1985(2):63-71.
被引量:34
8
李纯一.
周代钟正鼓对称顾龙纹断代[J]
.中国音乐学,1998(3):43-60.
被引量:7
9
应有勤.
曾侯乙编磬的悬法与旋宫[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3):20-29.
被引量:8
10
李纯一.
关于歌钟、行钟及蔡侯编钟[J]
.文物,1973(7):15-19.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0
1
黄大同.
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结构样式与生成之推导(上)——兼论其证据与推理方式[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2):69-87.
被引量:4
2
贺志凌.
李纯一先生印象“素描”[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2):18-21.
3
吴志武.
学术研究的典范——从音乐编辑角度看李纯一先生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与影响力[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8(2):144-151.
被引量:2
4
孙晓辉.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8(3):46-55.
被引量:2
5
宋克宾.
曾侯乙编钟铭文呈现先秦钟律的“六律”实践[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4):29-42.
被引量:3
6
韩启超.
先觉者的足迹——感悟李纯一先生学术研究中的科学精神[J]
.人民音乐,2021(4):40-44.
7
宋克宾.
论曾侯乙甬钟“正声”加“新钟”乐律关系的省略变化与论述特点[J]
.音乐文化研究,2022(3):92-100.
被引量:3
8
宋克宾.
新钟为界,外阳内阴——论曾侯乙编磬铭文“乐律关系”的呈现与刻写位置的关系[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2(3):104-113.
被引量:3
9
黄大同.
楚国十二律名的结构生成逻辑与其律制隐含——曾侯乙编钟之无枚、短枚甬钟上的三分损益法表现[J]
.中国音乐,2023(4):72-82.
被引量:2
10
宋克宾.
周汉时期无豁口律管应该怎样吹?——潘秋穆制十二音芦笙定音管的启发[J]
.中国音乐学,2024(1):75-8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张国强.
理论学习与学术反思:李纯一先生治学思想择谈[J]
.中国音乐学,2019(3):71-75.
2
韩启超.
先觉者的足迹——感悟李纯一先生学术研究中的科学精神[J]
.人民音乐,2021(4):40-44.
3
黄大同.
曾侯乙编钟十二声名结构样式与生成之推导(下)--兼论其证据与推理方式[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3):79-89.
被引量:3
4
杜亚雄.
有关宫调理论律声系统的意见和建议[J]
.文化艺术研究,2022,15(2):84-89.
被引量:1
5
钟光伦.
论钟氏的起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2):56-60.
6
宋克宾.
“基组”之节——周代双音编钟设计音位的基本方法[J]
.中国音乐,2022(6):22-32.
被引量:2
7
宋克宾.
曾侯乙钟磬音乐铭文律学涵义新解[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2(4):128-144.
8
吕晨晨.
天地之和:曾侯乙墓的音象系统与宇宙想象[J]
.美术大观,2023(5):55-85.
被引量:1
9
黄大同.
楚国十二律名的结构生成逻辑与其律制隐含——曾侯乙编钟之无枚、短枚甬钟上的三分损益法表现[J]
.中国音乐,2023(4):72-82.
被引量:2
10
黄大同.
公元前五世纪曾国宫廷礼乐六十声用声系统的铸录[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3):66-80.
被引量:1
1
艺术家档案 郭鸿蔚[J]
.美术文献,2009(1):50-51.
2
考古[J]
.走近科学,2005(11):80-80.
3
薛伟.
试谈我国早期制陶原料中的羼和料[J]
.北方文学(下),2011(2):99-99.
4
朱景晖.
纪晓岚VS刘墉[J]
.读书文摘,2007,0(5):36-36.
5
叔华.
书画[J]
.文物,1979(1):95-96.
6
王九楼.
天道无亲亲者近——雷子人印象[J]
.中国艺术,2004,0(4):37-38.
7
李恩柱.
文字狱表皮上的华丽外衣[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3,0(3):14-15.
8
周雪蕾.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章士钊三次上书毛泽东[J]
.党史纵横,1999,0(8):2-2.
9
乌尔沁.
京城学堂回眸[J]
.中国新时代,1999(5):126-129.
10
依萍.
蒂尔达·温斯顿 从表皮到骨子的“离经叛道”[J]
.南腔北调,2008,0(2):33-35.
考古
199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