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阴阳──五行”思维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略论“阴阳──五行”思维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黎康阴阳、五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而又无所不包的观念,它不仅表现为一般的哲学范畴,作为观念体系,它还表现为一种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中古时期无论哲学、科学、道德、艺术,还是宗教B至迷信...
作者
黎康
机构地区
江西省社科院哲学所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53-56,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思维模式
“五行”
阴阳五行
天人合
功能属性
双层结构模型
整体直观
《中国古代社会》
五德终始
五行结构
分类号
B80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光福.
中国哲学的自觉——读张立文教授新著《和合学概论》[J]
.学术月刊,1997,29(12):102-105.
被引量:4
2
张岱年.
漫谈和合[J]
.中华文化论坛,1997(3):15-15.
被引量:7
3
曾庆榴,陈创生.
“和”的文化意蕴及其现代价值[J]
.学术研究,1995(1):59-64.
被引量:11
4
李大金,李超荆,俞瑾,毛秋芝.
中药复方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生殖内分泌-免疫功能的调节[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5):257-260.
被引量:65
5
喻自成.“脏腑相关论”探讨[J].中医药学报,1984,(5):28-28.
被引量:5
6
陈业孟 沈自尹 等.针灸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J].中国针灸,1988,8(3):51-51.
被引量:3
7
剂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8.
被引量:1
8
李如辉.[Z].,.50.
被引量:1
9
川喜田爱即.医学是什么[J].医学与哲学,1989,10(8):51-51.
被引量:2
10
安德鲁 韦尔.不治而愈——发现和提高人体自我康复能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王小平.
论人身合和结构[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3):162-164.
被引量:2
2
崔治忠.
从“阴阳”范畴管窥中国早期思想之特点[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3):59-62.
3
王小平.
中医调和法则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2):3-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利清,虞坚尔,张新光,夏英.
中医五行学说研究进展[J]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7):426-429.
被引量:6
2
王锡振,蔡维波,范宝康,林宝城,李沛兴.
浅议和法[J]
.甘肃中医,2010,23(5):1-2.
被引量:2
3
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薛伯寿.
中医学“和合”思想渊源探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2):93-95.
被引量:20
4
邓家刚,孙冰,张作记.
平性药药性理论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483-486.
被引量:21
5
田进文,郭妍.
论细胞的阴阳交感合和[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2):91-94.
被引量:5
6
张晋,苏博,周文泉.
周文泉教授调整“致中和”的临证思维[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2):291-294.
被引量:5
7
杨晓萍,王澎,夏伟,曹芬芬.
朱雪萍名中医应用“和”法论治肾衰病的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8):1405-1406.
被引量:2
8
赵润杨.
王立忠应用和法治疗内科杂病经验[J]
.中医学报,2018,33(1):70-73.
被引量:2
9
孟晓媛,鞠宝兆,谷松,刘继东.
《伤寒论》经方中的中医思维探究及发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1):53-55.
被引量:9
1
王树人,喻柏林.
《周易》的“象思维”及其现代意义[J]
.周易研究,1998(1):1-8.
被引量:17
2
牟秀文,付亚庶.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与符号理论模式[J]
.外国问题研究,2012(4):59-64.
3
王兴华.
《周易》与中国古典美学[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59-66.
4
朱丽丽,徐凤.
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与日本阴阳寮之浅谈[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1):145-146.
被引量:3
5
李景源.
论主体对客体关系的层次性[J]
.福建论坛,1982(6):51-56.
被引量:2
6
高峰.
从《洪范》“五行”到“五德终始”——一个经学问题的哲学考察[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9):178-184.
被引量:2
7
张践.
“五德终始”说与中国政治神学[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88-93.
8
黄瑜,熊凯.
《应同》篇与邹衍、后期墨家新论——兼论战国后期学术之演进问题[J]
.重庆社会科学,2006(2):36-39.
9
老程.
领导者的五行思维[J]
.企业家(内刊),2011(3):80-82.
10
韩民青,田.
论实体与关系[J]
.哲学动态,1987(9):44-44.
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