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21-28,共8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40
-
1爱德华.萨伊德,谢少波.文化与帝国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4):50-55. 被引量:91
-
2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杜丹英,王列.三种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关于现代性的虚假争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1):46-53. 被引量:4
-
3罗云力.国外关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问题的新看法[J].国际论坛,1999,1(6):74-77. 被引量:6
-
4蒋庆.从心性儒学走向政治儒学——论当代新儒学的另一发展路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8(1):80-91. 被引量:22
-
5方克立.评“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J].哲学研究,1987(9):29-35. 被引量:20
-
6杨生平.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兼与俞吾金等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97(9):41-46. 被引量:30
-
7黄宏志.美国学者对苏东剧变的反思[J].国外理论动态,2000(9):28-30. 被引量:3
-
8方克立.甲申之年的文化反思——评大陆新儒学“浮出水面”和保守主义“儒化”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1-5. 被引量:33
-
9姜林祥.儒学复兴新论——兼谈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向[J].齐鲁学刊,2006(1):7-12. 被引量:8
-
10郭沂.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体价值相辅相成——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2007(3):3-13. 被引量:27
-
1刘翠翠.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解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3):275-276.
-
2王孔雀.唯物史观重要范畴新观点述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15(4):16-22.
-
3楚更尧.试论社会形态的两个问题[J].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29-34.
-
4张薪泽.《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文质疑[J].哲学研究,1980(5):39-43. 被引量:11
-
5蔡德贵.儒学内部的自我否定[J].孔子研究,1996(4):73-81. 被引量:2
-
6姜国柱.儒者论“儒”[J].中华文化论坛,2000(2):85-90.
-
7王丹.早期基督教与服饰浅谈[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128-129.
-
8胡胜军.陆贾与汉初儒学的复兴[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15(2):41-44. 被引量:1
-
9王爱民.董仲舒“德主刑辅”观与儒家政治话语权的建立[J].衡水学院学报,2011,13(6):1-4.
-
10康中乾.从儒学存在的社会基础看其过去与未来[J].甘肃理论学刊,2013(6):66-7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