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逃课可分为三种:显性逃课,隐性逃课,假性逃课。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学生逃课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爱的需求,需要被注意,对教室感到恐怖,对他人的爱憎等。对逃课行为的错误归因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后果,只有正确归因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学生逃课问题。
作者
盛律平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出处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8-,20,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逃课现象
心理学
大学生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1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H}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5-48.
被引量:1
2
阿德勒;周朗.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H}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31.
被引量:1
3
易法建;冯正直.心理医生[M]{H}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3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0
1
禤倩丝,刘冠希,史文静,张雪琴.
浅谈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对策[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0(5):114-118.
被引量:7
2
尹海燕.
大学生逃课和隐性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S2):30-35.
被引量:24
3
王凤凤.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S2):129-131.
被引量:6
4
黄彬.
大学生逃课的社会成因及矫治[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5):112-117.
被引量:25
5
邵海燕.
关于高校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3):111-114.
被引量:18
6
周浩,龙立荣.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被引量:3586
7
冯廷勇,李红.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2,22(1):44-48.
被引量:274
8
周琦.
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1(3):16-17.
被引量:122
9
徐富明,于鹏,李美华.
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299-300.
被引量:82
10
马丽华,梁伟.
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
.湖南教育(综合版),2005(11):34-3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8
1
韩心雨.
大学生隐性逃课关键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6):109-112.
被引量:1
2
尹忠泽,杨宇霞.
国内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回顾[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7):31-32.
被引量:3
3
尹忠泽,杨宇霞,卢路曼,姚莹.
班级团体动力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关系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9):162-164.
被引量:2
4
于敏.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干预策略研究[J]
.亚太教育,2016,0(8):38-39.
5
刘伟,李东.
我国大学生显性逃课研究述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6):40-44.
6
张国进,曹立春,姚志强.
核心自我评价在初中生日常性学业复原力与隐性逃课中的中介效应关系[J]
.校园心理,2021,19(4):330-333.
被引量:1
7
于晓琳.
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心理因素:基于优势分析的实证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9):1386-1391.
被引量:14
8
陈姝锟,李竹引,阮晓东,吕颂扬.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消极型隐性逃课行为——学业倦怠与手机依赖的链式中介作用[J]
.北京教育(高教),2024(3):73-7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邱俊杰,何吴明,王馥芸,郑剑虹.
影响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因素:基于优势分析的比较[J]
.中国特殊教育,2022(5):88-96.
被引量:13
2
禤倩丝,刘冠希,史文静,张雪琴.
浅谈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对策[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0(5):114-118.
被引量:7
3
占丹玲,蔡瑶瑶.
高职新生希望感、自我控制与隐性逃课的关系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103-106.
被引量:2
4
张志刚,田敏敏,史传道,刘龙珠,齐宝宁,周晶,李娟.
基于隐性逃课探讨中医院校“食品毒理学”的教学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4):61-64.
5
张国进,曹立春,姚志强.
核心自我评价在初中生日常性学业复原力与隐性逃课中的中介效应关系[J]
.校园心理,2021,19(4):330-333.
被引量:1
6
段海丹,汪滢.
大学生无聊感与隐性逃课: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108-113.
被引量:15
7
于晓琳.
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心理因素:基于优势分析的实证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9):1386-1391.
被引量:14
8
胡心怡,刘霞,耿梅芳,杨艺馨.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成长型思维和学业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34(8):65-70.
被引量:4
9
葛晓梅,陈艳萍,冯晴华,江青菁,翟梦娇,李佳珂,李爽.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大学生专业课隐性逃课影响因素分析[J]
.高教学刊,2022,8(29):55-59.
10
周芳,李德方.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职业院校课堂生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分析[J]
.江苏高教,2022(11):77-85.
1
莫家聪.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
.学理论,2011(30):146-147.
被引量:6
2
胡珍珍.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
.现代营销(下),2011(8):208-208.
被引量:1
3
侯隆文.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归因研究——以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为例[J]
.知识窗(教师版),2016(24):10-11.
4
程芳玲,杨百勤.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分析及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04,7(4):41-42.
被引量:29
5
乔颖,李涛,田杨.
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6(3):78-80.
被引量:43
6
王志欣,潘玉芹.
浅析当代大学生课堂管理——以逃课现象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2013(8):68-69.
被引量:3
7
刘芳.
大学生逃课现象刍议[J]
.职业时空,2013,9(1):142-144.
被引量:2
8
杨枝茂.
高校学生“隐性逃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许昌学院学报,2015,34(4):150-152.
被引量:5
9
李建铁.
高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07(02B):27-29.
10
谈宗凡.
高校学生逃课原因及对策分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6X):168-168.
被引量:3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