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律诗对偶形式与辩证思惟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做旧诗,主要是五七言律诗,要讲究对仗、平仄和押韵,格律严谨,不能马虎。乎仄、押韵,符合自然音节的规律,对仗则好象很勉强,有些雕琢。长期以来,已无人提倡做旧诗,尤其是这种束缚思想的格律诗。然而只要我们从中国文学艺术的民族特点和历史传统来看问题,就可以发现正是律诗中的对仗或对偶形式。
作者
严北溟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第3期273-282,共10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对偶形式
艺术手法
对仗
杜甫
古典诗歌
辩证法
浪漫主义
近体诗
民族特点
现实主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6
1
闾海燕.
太极与对偶——心理与修辞研究之四[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0(2):30-33.
被引量:3
2
赵彦春.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
.现代外语,1999,22(3):276-295.
被引量:644
3
王燕.
浅议对偶形成的基础[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3):10-13.
被引量:3
4
王文军.
试论排偶的形成原理和审美实质[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116-121.
被引量:1
5
宋振华.
从庾信《春赋》中的对偶谈到修辞[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67-74.
被引量:1
6
李生龙.
论对偶在古代文体中的审美效果[J]
.中国文学研究,1999(1):21-26.
被引量:5
7
刘良文,王肇升.
汉文化与修辞[J]
.当代修辞学,1997(2):9-10.
被引量:2
8
邱飞廉.
同异交得——传统文化与汉语修辞格[J]
.当代修辞学,1997(5):22-23.
被引量:2
9
林克难.
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
.中国翻译,1994(4):8-11.
被引量:370
10
童山东.
对偶:汉语言文化的有意味形式[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9(1):82-8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于全有,李现乐.
对偶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5):113-118.
被引量:7
2
焦娇,段忠玉.
关联翻译理论下《滇南本草》对偶辞格英译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9):1585-1589.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于全有,李现乐.
对偶与汉文化关系研究综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5):113-118.
被引量:7
2
鲁渊.
近10年对偶研究综述[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12-16.
3
于全有.
文化修辞学的内涵与学科属性[J]
.语言文字应用,2011(1):106-111.
被引量:4
4
王峰.
日本学习者汉语对举格式习得偏误分析[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7(1):71-79.
被引量:1
5
刘璐.
重品儒林悟对偶——浅谈对偶手法在《儒林外史》人物塑造上的运用表现及艺术效果[J]
.现代交际,2018(7):98-99.
6
王峰.
汉语研究中的“对偶”“对称”与“对举”[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36(1):77-81.
被引量:1
7
杨玉霞.
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关系探析[J]
.华中人文论丛,2013(3):109-111.
1
相浦杲,宿玉堂,能势良子.
关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下)——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谈[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2(2):55-60.
被引量:3
2
鲁钟.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的问题——学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文件扎记[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0(Z1):72-86.
3
吴小平.
论五言律诗对偶形式的形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2):52-58.
被引量:2
4
童山东.
对偶:汉语言文化的有意味形式[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9(1):82-87.
被引量:12
5
刘建军.
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促进派[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3(4):9-11.
6
曾奕禅.
邓小平同志的文艺思想初探[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8(4):6-14.
7
孔繁荣.
新时期的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3(2):9-13.
8
曲本陆.
作家的审美理想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38-44.
9
王昌定.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纲领性文献[J]
.天津社会科学,1983(6):27-29.
10
高逾.
胡适《谈新诗》论析——新诗的自然音节是什么[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4):71-77.
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
198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