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联系和区别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哲学研究》1983年第10期,开辟了一个“关于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关系问题”的专栏。编者在按语中指出: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栏内发表的三篇文章,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编者表示欢迎广大哲学史。
作者
李锦全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研究》
1984年第4期58-63,共6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思想史
联系和区别
中国哲学史
关系问题
哲学研究
问题提出
社会矛盾
中国思想史
天命神权
哲学认识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2
1
龚隽.
哲学史研究中的有效解释及规则[J]
.哲学动态,1998(8):29-31.
被引量:2
2
陈来.
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J]
.中国哲学史,1999(4):3-10.
被引量:11
3
石峻.
論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圍的討論及其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J]
.教学与研究,1957(3):5-10.
被引量:1
4
吴东民.
哲学史新界说[J]
.山东社会科学,1992(4):75-80.
被引量:1
5
汤一介.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J]
.哲学研究,1983(10):61-63.
被引量:7
6
张岂之.
试论思想史与哲学史的相互关系[J]
.哲学研究,1983(10):63-67.
被引量:21
7
周继旨.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对象、范围的“纯化”与“泛化”问题[J]
.哲学研究,1983(10):67-68.
被引量:4
8
肖父.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刍议[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2,36(3):1-8.
被引量:1
9
陈少明.
哲学史研究中的哲学意识[J]
.哲学动态,1997(12):15-17.
被引量:2
10
高增德.
“不苟异亦不苟同”──侯外庐及其思想史学派的学术个性[J]
.江汉论坛,1995(5):41-4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崔罡.
试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问题[J]
.传承,2009(6):82-83.
被引量:1
2
俞颖杰.
哲学史还是思想史——以胡适的哲学史和思想史研究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5):12-14.
3
祁琛云.
思想史的学科定位及对高校《中国思想史》课程教学的影响——立足于思想史与哲学史、学术史关系的考察[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1(6):65-70.
4
陆建华.
中国的哲学史概念研究[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4):36-41.
被引量:2
5
梁满仓.
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以魏晋南北朝为中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11.
6
蒋广学.
“中国思想史”研究对象讨论之评议[J]
.江海学刊,2003(2):141-147.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崔罡.
试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对象”问题[J]
.传承,2009(6):82-83.
被引量:1
2
戴光明.
中国有无“哲学”与“中国哲学”合法与否[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34-38.
被引量:1
3
圣凯.
佛教思想史与佛教“人学”——读《中外佛教人物论》[J]
.世界宗教研究,2006(2):149-152.
4
刘曙光.
学术史与思想史关系的讨论及其反思[J]
.云梦学刊,2006,27(4):9-12.
被引量:4
5
傅小凡,周克浩.
近百年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三个转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46-49.
被引量:1
6
藏明.
“三结合”的学术视阈和学术方法——张岂之先生史学志业述略[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49-58.
被引量:3
7
王继训,藏明.
鲐背之年的坚守——张岂之教授与中国思想史研究[J]
.管子学刊,2017(2):95-99.
被引量:1
8
藏明.
会通与传承:张岂之学术思想述略[J]
.地方文化研究,2017,5(1):100-106.
被引量:1
9
崔罡.
还原与重构——试论重写儒学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
.当代儒学,2015(2):59-72.
10
柴永鹏.
思想史写作的方法论——以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为例[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5):87-90.
1
彭欣,文援朝.
论邓小平对错误的本质和特性的哲学认识[J]
.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1):7-9.
被引量:1
2
周可真.
儒教之“天”与基督教之“上帝”——由儒教是否宗教引起的文化反思[J]
.哲学研究,2003(12):48-52.
被引量:1
3
郑文理.
其实那不是理由[J]
.政工师指南,2012(1):48-48.
4
专栏[J]
.半岛新生活,2004(13):23-23.
5
中国宗教工作者代表团埃、以行[J]
.中国宗教,2005(3).
6
《哲学研究》2000年第1—12期总目录[J]
.哲学研究,2000(12):78-80.
被引量:3
7
程美东.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2):73-77.
被引量:7
8
刘汉双.
调和──解决某些社会矛盾的一种重要方法[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4):45-47.
9
侯西安.
哲学基本问题再探[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4(5):31-35.
10
Regina Bret.
人生的45个功课[J]
.环球财经,2010(2):128-128.
哲学研究
198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