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学刊》
1984年第5期17-22,29,共7页
Seeking Truth
同被引文献13
-
1黄旺.图型、模型、象征——论康德哲学中想象力的三重形态[J].江苏社会科学,2014(2):26-34. 被引量:4
-
2黎业明.关于康德著作的汉译情况[J].世界哲学,2004(6):4-12. 被引量:3
-
3尚辉.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J].文艺研究,2002(2):107-118. 被引量:33
-
4五明子.最新发现的《纯粹理性批判》汉译本[J].读书,2008(7):13-13. 被引量:1
-
5邰杰.“图式”——艺术创作中的本源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2010,23(3):86-92. 被引量:8
-
6吕纯山.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Ζ卷第7—8章中的形式概念[J].哲学研究,2010(7):75-81. 被引量:7
-
7张径真.《众经法式》与《道僧格》孰为中国第一部宗教法典考证[J].法音,2012(2):42-44. 被引量:2
-
8潘晴.“图式”概念的源流和应用[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8):101-105. 被引量:10
-
9刘啸霆.文本与文化——关于《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情况的一个补正[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22(2):12-13. 被引量:1
-
10刘士林.当代美学的本体论决断[J].河南社会科学,2001,9(4):116-119. 被引量:1
-
1武真.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主体能动性的思想[J].齐鲁学刊,1984(3):23-25.
-
2郭建乐.也谈认识的阶段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10-13. 被引量:1
-
3杨太,谢林.关于形象思维的几个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0(5):84-87.
-
4艳齐.“现代”女性,你走向哪里[J].海内与海外,1996,0(3):45-48.
-
5陈高林.写“狭义真实”好,还是写“广义真实”好——一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点试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0(1):116-118. 被引量:1
-
6张凌云.知性理性四义辩[J].人文杂志,1989(4):22-25.
-
7陈也奔.康德与费希特——从先验统觉向自我意识的过渡[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6):25-28. 被引量:2
-
8陈一远.论错觉的识别和错觉的某种运用[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1):79-79.
-
9滑云龙.试论康德的“先天综合”[J].晋阳学刊,1992(3):48-53.
-
10张世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心理的特点[J].社会科学家,1988,3(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