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绝大部分遗址,属于农耕文化的范畴。它的聚落分布、生产活动、农作物种类、农耕工具和家畜品种等方面,都表现出一系列的特点,构成了自成体系的农耕文化,并直接影响了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是史前农业非常发达的两个地区,至少距今七八千年以前,便遗留着丰富的农耕文化遗存,有关农业的起源或可追溯得更早。随着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定居生活也就更加稳固,往往形成大规模的聚落。这些聚落遗址一般位于河旁的台地上,潮湿多雨的平原地区,多半奠居在土墩上,以上的选择是为了防止洪水的袭击。农田都位于聚落的附近,往往定居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地力的消耗。
出处
《农业考古》
1987年第2期98-100,共3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