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存在”范畴释义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对有关"社会存在"的诸种观点进行批判性的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存在"范畴同"存在"范畴一样都具有本体论意义和现象论意义的观点,并详细论述了"社会存在"范畴的具体内容,认为从本体论意义看,"社会存在"相当于作为社会实体的人类及人所改造的、人的肉体之外的自然物;而从现象论意义看,"社会存在"指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作者
王荫庭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9-92,共14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关键词
社会存在
本体论意义
现象论
社会关系
马克思
自然物质
恩格斯
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界
概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李林昆.
关于存在、实体和物质[J]
.哲学研究,1985(8):68-74.
被引量:1
2
王金福.
也论存在、实在、物质范畴——与张奎良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85(2):48-54.
被引量:2
3
张奎良.
存在、实在和实体[J]
.哲学研究,1984(9):35-44.
被引量:3
4
王荫庭.
关于“思想关系”[J]
.江汉论坛,1982(8):25-28.
被引量:1
5
王锐生.
论上层建筑不是社会存在[J]
.哲学研究,1981(2):58-63.
被引量:2
6
林利等.哲学笔记[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6
1
朱宝信.
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对王金福同志《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一文的驳议[J]
.南京社会科学,1993(3):43-49.
被引量:3
2
孙显元.
辩证逻辑研究中的困难和未来发展方向[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2):3-10.
3
胡为雄.
1978-1982年中国哲学界有关上层建筑的争论[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3):29-35.
被引量:1
4
王艳灵,刘洪涛.
从意识形态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9(1):25-28.
被引量:3
5
操奇.
信息和虚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起点的重构[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4):259-273.
被引量:1
6
陈卓.
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体性--以思想政治教育中载体与符号的关系为视角[J]
.思想教育研究,2021(12):30-3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8
1
吴凤娟.
试论“社会存在”范畴[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5):102-106.
被引量:1
2
张生桢.
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不属于社会存在[J]
.哲学动态,1979(11):14-14.
被引量:1
3
朱光潜.
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J]
.哲学动态,1979(7):4-5.
被引量:6
4
张云勋.
略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范畴——兼与邹永图同志商榷[J]
.学术研究,1981(3):80-82.
被引量:2
5
邹永图.
对“社会存在”范畴的一些理解[J]
.学术研究,1980(5):67-69.
被引量:3
6
力新.
对社会存在范畴的一些不同理解[J]
.哲学动态,1981(5):11-15.
被引量:2
7
冉隆清.
阶级斗争属于社会存在吗?[J]
.哲学动态,1980(2):19-21.
被引量:1
8
王锐生.
上层建筑属于社会存在吗?——与朱光潜先生商榷[J]
.哲学研究,1979(11):37-40.
被引量:6
9
陈先达.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点想法[J]
.哲学动态,1988(12):24-26.
被引量:11
10
林岗.
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兼析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结构和[J]
.哲学研究,1987(4):28-3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齐延平.
法律的独立社会人格与哲学定位[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2):71-73.
2
樊洲.
浅谈马克思对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82-83.
3
肖磊.
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力一元决定论:一个辩证的理解[J]
.当代经济研究,2018(1):49-58.
被引量:5
4
李永杰.
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术语汉译及其概念渊流[J]
.昌吉学院学报,2018(1):2-8.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鲁保林,梁永坚.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再思考[J]
.当代经济研究,2021(7):74-82.
被引量:7
2
曹勇.
基于认知冲突的历史问题设计--以“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为例[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22(8):23-27.
被引量:1
3
段瀚,陈琳欣,郭红领.
人机合作背景下建筑机器人的施工策略研究[J]
.施工技术(中英文),2023,52(14):53-59.
被引量:3
4
李济广.
从恩格斯唯物史观思想看社会形态演变的非决定性[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3,36(5):1-11.
被引量:1
5
吕恒.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与新质生产力的社会转型[J]
.电脑迷,2023(12):145-147.
1
池超波.
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问题[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3(5):8-11.
2
陈晓敏,杨柳.
现代化进程中的“空巢”家庭现象论析[J]
.长白学刊,2003(6):63-66.
被引量:25
3
王金福.
包罗万象的、作为有的存在概念不是一个哲学范畴[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4):4-8.
4
何祚榕.
《“社会存在”范畴释义》商榷[J]
.中国社会科学,1992(6):67-72.
5
张奎良.
论存在范畴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J]
.求是学刊,1982,9(4):11-18.
被引量:2
6
李怀君.
论唯物辩证法中最直接的规定[J]
.学术论坛,1987,11(6):11-15.
7
郇庆治,马来平.
哲学本体论研究的新尝试[J]
.东岳论丛,1993,14(3):112-112.
8
杜小真.
梅洛·庞蒂和他的存在现象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1):62-65.
被引量:3
9
郭必选.
存在诸范畴界说[J]
.学术月刊,1988,20(10):33-36.
10
刘庆典.
试论存在和物质的关系——与张奎良同志商榷[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18-22.
中国社会科学
199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