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卢国龙唐代道教的思想发展,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经历了一次大的转折,即由重玄之道转向内丹道。重玄与内丹,在心性修养的层面上是相通的,但二者又有差别。前者是一种思辨哲学,即从本体论的高度思考性灵超逸等问题,又因宗承老子学...
作者
卢国龙
机构地区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1994年第2期66-69,共4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关键词
《易》
《周易》
道教学
内丹道
重玄学
司马承祯
《老子》
《老》《庄》
魏晋玄学
思想理论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1
张涛.
《太平经》易学思想初探[J]
.文献,1999(2):94-111.
被引量:1
2
卢国龙,陈明.
司马承祯的自然人性论[J]
.东南文化,1994(2):251-257.
被引量:1
3
李大华.
道教“重玄”哲学论[J]
.哲学研究,1994(9):39-44.
被引量:6
4
强昱.
刘知古的《日月玄枢论》[J]
.中国道教,2002(2):22-26.
被引量:3
5
姜约.
司马承祯《坐忘论》修道阶次思想研究[J]
.宗教学研究,2015(2):46-50.
被引量:1
6
卢国龙.
论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养气存形与坐忘合道[J]
.中国道教,1988(3):26-33.
被引量:1
7
卿希泰.
司马承祯的生平及其修道思想[J]
.宗教学研究,2003(1):1-10.
被引量:3
8
邱高兴,费东佐.
原始佛教“因缘”义考察——以四《阿含经》为中心[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4):27-3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张涛.
刘沅易道会通思想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52-60.
被引量:2
2
黄文琴.
《坐忘论》与汉译《杂阿含经》“断缘”对比[J]
.老子学刊,2019,0(1):71-7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辰昊,刘毅,冯全生.
刘沅易道会通思想对“钦安卢氏”扶阳医学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5):2208-2212.
被引量:3
2
李洪波.
扶阳医学“六经-五脏次第”辨治体系阐释[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7(6):1-8.
1
李悦.
简论道教内丹道[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3):26-27.
2
韩焕忠.
儒道思想与大乘佛教的弘传[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7-9.
3
李进.
郭象“独化”论对《老》、《庄》“自然”哲学之转进[J]
.黑河学刊,2012(11):17-19.
4
“我可以打败你”[J]
.少年博览(初中版),2012(10):12-12.
5
裴斐.
门外谈玄[J]
.孔子研究,1994(3):11-13.
6
李玉用,陈悦.
内丹道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内涵[J]
.中华文化论坛,2016(4):67-72.
被引量:1
7
范立舟.
南宋元代符箓道的发展与净明道的出现及其思想特质[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26(3):136-145.
8
孙亦平.
论张三丰内丹之特点[J]
.武当,2009(7):44-44.
9
陈明.
全真道的心性修炼[J]
.中国宗教,2010(10):60-61.
10
方明,郭晓锋.
《老》《庄》《易》中“象”的哲学体系及文化影响[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6):53-57.
被引量:5
中华文化论坛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