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读高著《语言论》─—纪念高名凯先生逝世30周年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重读高著《语言论》─—纪念高名凯先生逝世30周年石安石高名凯先生的代表著作之一《语言论》,是在他给高年级本科生讲授“普通语言学”一课的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教材,或者说,是一部教材性质的学术著作。我在重印序中指出:“它全面地审查了当时...
作者
石安石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共3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语言论
高名凯
语言成分
同一性
语言符号
自然现象
语言理论体系
地方变体
科学概念
社会发展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0
1
张玉锦.
现代汉语行业语的发展和使用[J]
.汉字文化,2022(18):7-9.
被引量:1
2
高名凯.
论语言系统中的词位[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8(1):31-44.
被引量:11
3
胡壮麟.
《位与非位》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2(1):7-10.
被引量:2
4
黄倩.
何容和高名凯词类理论之比较——试评《中国文法论》和《汉语语法论》[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2(6):68-71.
被引量:1
5
林玉山.
试论高名凯语法思想[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23(4):1-5.
被引量:2
6
赵硕,王润孝,郭永建.
网络文化的社会方言研究[J]
.人文地理,2006,21(3):124-126.
被引量:3
7
胡壮麟.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J]
.外国语,2011,34(1):2-8.
被引量:8
8
赵萍.
社会方言浅谈[J]
.考试周刊,2008,0(46):225-226.
被引量:3
9
李涛.
网络语言的社会方言性质[J]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4):105-108.
被引量:3
10
王蕾.
网络用语探究[J]
.现代交际,2013(2):84-8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胡壮麟.
发展中国特色的语言理论研究——纪念高名凯先生诞生100周年[J]
.当代外语研究,2011(3):1-9.
被引量:9
2
黎明,邹哲承.
定义不完善的“基本词汇”[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1996,22(2X):48-49.
被引量:1
3
吴友文,王钲惠.
浅论互联网时代下社会方言的新发展[J]
.今古文创,2023(47):131-13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仝小琳.
有关基本词汇概念的讨论[J]
.语言历史论丛,2020(2):209-226.
2
胡壮麟.
谈《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中国外语教育,2013,6(2):70-74.
3
胡壮麟.
谈程雨民先生语言研究的基本轨迹——庆贺程雨民先生八五华诞[J]
.当代外语研究,2011(9):1-4.
4
常晨光.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视角[J]
.当代外语研究,2012(3):18-21.
被引量:8
5
胡壮麟.
《八十回眸》自序[J]
.中国外语,2012,9(2):12-16.
6
辛志英,黄国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维度与向度[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3):24-29.
被引量:5
7
胡壮麟.
博大精深,大家风范——祝贺冠连先生七十五寿辰[J]
.当代外语研究,2014,0(6):5-7.
8
赵培,陆闯,孙国柱,侬常生,李应瑞,刘彦贝,张天一,姜明泽,胡士颍.
学术何为?——古今学术的危机与契机[J]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3,0(Z1):32-56.
9
胡壮麟.
韩礼德学术思想的中国渊源和回归[J]
.外语研究,2016,33(5):9-13.
被引量:13
10
胡壮麟.
吾师韩礼德先生的为人和治学[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5):12-15.
被引量:1
1
郑平,陈晖.
汨罗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差异初探[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3):71-74.
被引量:3
2
司文静.
官话方言核心词共时比较研究综述[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2):63-66.
被引量:1
3
唐丽丽.
影响安徽方言分区的若干因素探析[J]
.巢湖学院学报,2006,8(5):135-139.
被引量:7
4
沙加尔,徐世璇.
哈尼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J]
.中国语文,2002(1):55-65.
被引量:21
5
常敬宇.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及其“句本位”理论对汉语语法研究的杰出贡献[J]
.汉字文化,2008(3):17-20.
被引量:1
6
王定焕.
这里的“语言”一词是借代[J]
.当代修辞学,1982(4):52-52.
7
姜云霞.
“啊”的语流音变[J]
.科技致富向导,2009,0(7X):109-109.
8
巩固.
浅谈汉语的轻声与轻音[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7):98-99.
被引量:1
9
刘庆俄.
杰出的贡献 宗师的风范——纪念黎锦熙先生逝世30周年[J]
.汉字文化,2008(3):7-11.
10
程雨民.
英国语言学研究的几个特点——访英见闻[J]
.当代语言学,1984(4):60-62.
语文研究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