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时代的前沿──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摘要)
被引量:2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6-48,共3页
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同被引文献29
-
1陈雅先.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高师音乐基本音感训练之构想[J].音乐研究,1999(2):78-87. 被引量:21
-
2闽达.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简述[J].音乐研究,1999(4):98-98. 被引量:2
-
3马达.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构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42-145. 被引量:15
-
4杜亚雄.为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而奋斗[J].人民音乐,1998(11):26-29. 被引量:18
-
5屠明.大学生与中华音乐文化——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学生音乐知识状况调查[J].中国音乐学,1997(3):133-143. 被引量:16
-
6广化.母语: 当代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J].中国音乐学,1997(S1):113-118. 被引量:2
-
7修海林.中国音乐教育跨世纪的选择──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的发言[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14(4):48-50. 被引量:9
-
8熊小明.跨世纪的文化思考──论国民音乐教育的文化取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14(2):49-51. 被引量:3
-
9樊祖荫.中华文化母语与专业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1996(2):26-28. 被引量:30
-
10关新.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在京研讨会纪要[J].中国音乐,1996(2):31-3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6
-
1蔡军.曼哈顿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特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2):108-110. 被引量:4
-
2陈立新.以人为本,实施开放式教学[J].艺术教育,2008(5):72-73. 被引量:1
-
3陈晶.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6):130-135. 被引量:5
-
4徐晓煊.山东琴书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传承路径研究[J].艺术科技,2023,36(10):244-246.
-
5刘一,张听雨.中美高等音乐教育的既有研究成果比较及思考[J].艺术教育,2023(9):74-77.
-
6伍娅萌.浅谈世界音乐教育对国内音乐教育的影响——以中学音乐教育为例[J].流行色,2019,0(6):171-172.
-
1张君川.我们需要莎士比亚──在首届浙江省莎士比亚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J].文化艺术研究,1995(3).
-
2缪天瑞.乐曲争鸣 律制常青——第四届全国律学会议书面发言[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4):13-20. 被引量:4
-
3区艺.论国民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21(4):95-96.
-
4李钟录,王兰,周宏,文增柱,赵国志,胡建成,韦尔申,山雪野.基础教学笔谈[J].美苑,1991,0(2):22-24.
-
5曹禺先生在’95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大会上的书面发言[J].剧本,1996(11):25-25.
-
6李凌.记第二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J].人民音乐,1988(3):40-41.
-
7马水珍.国民音乐教育发展浅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3):93-95. 被引量:2
-
8桂丹.读《国民音乐审美素质的构成与国家音乐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有感[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6X):183-183.
-
9任德耀.有信心 有成绩 有距离──在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书面发言[J].中国戏剧,1994(7):35-36.
-
10李默然.对戏剧现状的思考[J].中国戏剧,2004(12):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