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训诂学和语义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训诂学和语义学洪成玉一、训诂学和语义学的关系。周祖谟先生说:“训诂学就是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问。旧日只看作‘小学’的一个部门,现在正逐渐发展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进而言之,凡是一门学术必然有理论、有方法。前代许多研究训诂的专家在解释词义的...
作者
洪成玉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7-80,共4页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训诂学
引申义
词义结构
假借义
古今字
语义学
假借字
语言文字
语义结构
研究对象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光汉.
论典故词的词义特征[J]
.古汉语研究,1997(4):52-55.
被引量:17
2
殷孟伦.
训诂学的回顾与前瞻[J]
.文史哲,1982(3):52-64.
被引量:5
3
杨胜宽.
用典:文学创作的一场革命[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6):104-109.
被引量:12
4
梅琼林.
二十世纪: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J]
.中华文化论坛,2003(1):92-97.
被引量:2
5
宋永培.
训诂材料的综合与词义的具体所指[J]
.学术研究,2004(11):136-138.
被引量:1
6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古籍书店,1983:746.
被引量:19
7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被引量:3
8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逻辑研究室.逻辑学论丛[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被引量:1
9
[7]贾彦德.汉语词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7-218.
被引量:1
10
[15]辞源编辑委员会.《辞源》(合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郭蓉.
典故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概谈[J]
.理论月刊,2006(8):38-40.
被引量:2
2
郭玲玲.
从组合关系看词义[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78-81.
3
杨端志.
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的差异与互补[J]
.文史哲,2003(6):52-5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李润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汉语词汇系统研究述评[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2):68-72.
被引量:1
2
张青松.
试论训诂学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的价值[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73-77.
被引量:2
3
崔侃.
“事类”与“用旧合机”[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3):43-46.
4
徐志学.
关于“典故”的思考[J]
.兰州学刊,2010(10):202-205.
被引量:1
5
张力弓.
从普通语言学视角看声训[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43-44.
6
李润生.
20世纪50年代以来汉语词汇系统研究述评[J]
.励耘语言学刊,2006(2):232-243.
7
艾红娟,李仕春.
当代中国辞书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设想[J]
.东岳论丛,2024(7):24-32.
8
李曌华,王育林.
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的主要内容及性质[J]
.中医学报,2019,34(1):222-226.
被引量:1
1
黄智锐.
浅谈语用学[J]
.青年文学家,2014,0(2X):130-130.
2
李焕军.
小议初中英语教学方法[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7):101-101.
3
岳宏艳.
语义关系和语义分析[J]
.海外英语,2016(21):10-11.
被引量:1
4
徐燕.
语用学浅论[J]
.戏剧之家,2016(7):267-267.
5
张岩,张道新.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ABB式状态词意义分析[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42-45.
被引量:1
6
张伟.
法语词的理据探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2):78-82.
被引量:3
7
明道煜.
我对语义学中“意义”的理解[J]
.商洛学院学报,1998,18(1):51-52.
8
崔琴.
从音义学的角度探索隐喻的产生机制[J]
.俪人(教师),2016,0(1):243-243.
9
尤宝娜,金朋荪.
论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J]
.中国电力教育,2005(z3):293-295.
10
刘显才.
从语言学的发展看文化语境与英语教学[J]
.柳州师专学报,2003,18(3):22-26.
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
199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