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1959年第1——6期总目录
被引量:3
出处
《音乐研究》
1959年第6期98-100,共3页
Mus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50
-
1郭树群.谈朱载堉的律学思维[J].音乐研究,1985(2):72-79. 被引量:14
-
2冯文慈.略论我国当前律制问题[J].音乐研究,1985(3):62-68. 被引量:15
-
3陈应时.琴曲《碣石调·幽兰》的音律——《幽兰》文字谱研究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1):16-22. 被引量:15
-
4冯文慈.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维护音阶调式思维的传统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3):6-18. 被引量:30
-
5李焕之.音乐的抒情性与时代性[J].文艺研究,1979(3):101-107. 被引量:2
-
6杨荫浏.管律辨讹[J].文艺研究,1979(4):78-82. 被引量:12
-
7赵奎英.略谈单鼓音乐[J].音乐研究,1960(2):82-84. 被引量:4
-
8杨荫浏.如何对待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同时存在的历史传统[J].音乐研究,1959(3):2-10. 被引量:3
-
9于会泳.关于辨别调式问题[J].音乐研究,1959(6):46-60. 被引量:18
-
10李焕之,王安国.世纪的回眸——中国传统音乐的流变与当今中国音乐的表达方式[J].人民音乐,1996(1):2-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8
-
1景月亲.杨荫浏音乐文献工作管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20(4):66-70. 被引量:2
-
2王明风,刘新红.民族音乐学的宗师——简述杨荫浏先生的艺术业绩[J].中州大学学报,2005,22(4):50-51. 被引量:1
-
3明言.丰硕成果 平实精神——2006年度中国(大陆)音乐批评考察报告(下)[J].音乐探索,2008(3):48-57. 被引量:1
-
4宋康.音乐学应立足实践——杨荫浏的音乐学实践之路给我们的几点启示[J].音乐探索,2009(1):105-108. 被引量:4
-
5马海生.论李焕之《调式研究》一文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J].艺术教育,2011(4):18-19. 被引量:1
-
6贾波.茅原音乐学术思想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9(2):33-37. 被引量:1
-
7施艺.杨荫浏:中国音乐学一代宗师[J].传记文学,2019,0(10):8-23. 被引量:1
-
8曹家慧.茅原音乐美学学术贡献刍议[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0(2):148-155.
-
1李元庆.谈乐器改良问题[J].人民音乐,1954(1):24-28. 被引量:7
-
2毛继增.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趋势──乐器改良[J].艺术科技,1995,8(4):31-34. 被引量:5
-
3毛继增.对几种改良笙的意见[J].音乐研究,1959(2):42-43.
-
4孙小松.从乐器学的角度谈大提琴的起源和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92-93.
-
5张克坚.关于民族低音弓弦乐器的设想[J].人民音乐,1985(3):55-56.
-
6荣政.近二十年来中国笛曲创作的特点[J].民族音乐,2009(4):32-33. 被引量:1
-
7成莉.新时期古筝改良研究(1966-2000)[J].艺术评鉴,2016,0(19):72-73. 被引量:1
-
8张仙峤.谈民族乐器的经营与制造[J].人民音乐,1984(1):44-45.
-
9李元庆.继续开展乐器改良工作[J].音乐研究,1959(2):33-35.
-
10梁欢.论广西壮族吹管乐器改良啵咧最佳音色与控制[J].艺术探索,2003,17(6):75-7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