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西汉前期分封制度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邦原来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之一,后来转化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他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和建立全国政权后,先后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这些封国几乎相当于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全部土地,汉中央直接控制的实行郡县制的地方仅占全国很小的一部分。此外,他还分封列侯一百四十余人。
作者
侯宜杰
出处
《文史哲》
1979年第5期74-79,共6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分封制
刘邦
西汉前期
诸侯
割据势力
郡县制
汉王朝
异姓王
韩信
分裂割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1
高兵.
大一统再认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6):41-44.
被引量:3
2
沈星棣.
两汉郡守“重于古诸侯”的因果探微[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2):85-90.
被引量:1
3
王怀让.
谈刘邦、项羽的分封问题[J]
.齐鲁学刊,1986(6):22-27.
被引量:1
4
李孔怀.
汉初“郡国并行”政体刍议[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2):47-50.
被引量:3
5
冯辉.
汉代封国食邑制度的性质[J]
.求是学刊,1983,10(6):80-85.
被引量:4
6
郭人民.
陈涉起义和六国的复国斗争[J]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2(3):72-78.
被引量:2
7
高敏.
试论西汉前期政治上的安定方针[J]
.史学月刊,1996(6):26-33.
被引量:1
8
陈前进.
对西汉前期地方王国的重新认识[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2(1):33-38.
被引量:5
9
孙家洲.
楚汉“复封建”述论[J]
.贵州社会科学,1990(6):57-60.
被引量:4
10
岳庆平.
汉高帝分封同姓王辨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6):35-3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罗先文.
近20年来秦汉分封制与郡县制讨论综述[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5):78-8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何捷.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县制发展概述[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3):100-102.
1
周国林.
西晋分封制度的演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2(3):90-95.
被引量:6
2
桂开春.
走近都市白领[J]
.医学美学美容,1999(8):6-8.
3
杨善群.
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几个问题[J]
.求是学刊,1984,11(3):78-83.
被引量:3
4
孙家洲.
楚汉“复封建”述论[J]
.贵州社会科学,1990(6):57-60.
被引量:4
5
马德真,漆鹏.
影射史学的一个标本——批判《试论西汉前期复辟的主要危险》[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45-52.
6
江道源.
论李斯[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2):31-34.
7
海雨.
“夫妻派”白领有本难念的经[J]
.现代营销(上),2009(7):71-71.
8
邵艳军.
从“楚汉之争”看领导力创新[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6):188-189.
9
袁良忠.
从刘邦的“善将将”谈领导的用人艺术[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2).
10
卢威龙.
太史公给我的启示[J]
.读写月报(高中版),2005(1):44-44.
文史哲
197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