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四运动和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
被引量:
2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六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毛主席曾称赞它是"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又说:"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新民主主义论》,同上)它是一个文化革命运动,同时又是一个政治革命运动。回忆五四运动以前数十年的历史背景,
作者
夏鼐
出处
《考古》
1979年第3期193-196,共4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考古学
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历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论
革命运动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1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561
1
赵大旺.
向达与夏鼐:以敦煌考察及西北史地研究为线索[J]
.考古,2021(2):109-120.
被引量:2
2
崔延强,段禹.
从科学到学科——学科文化的现代性及其超越[J]
.大学与学科,2021(1):58-71.
被引量:8
3
夏正楷,杨晓燕,叶茂林.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J]
.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被引量:108
4
罗志田.
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J]
.社会科学研究,2009(2):150-158.
被引量:20
5
张忠培,杨晶.
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J]
.北方文物,2002(3):1-15.
被引量:17
6
陈淳.
考古学的范例变更与概念重构[J]
.南方文物,2011(2):78-84.
被引量:10
7
陈星灿.
考古学对于认识中国早期历史的贡献——中外考古学家的互动及中国文明起源范式的演变[J]
.南方文物,2011(2):85-88.
被引量:7
8
陈胜前.
学贵根底 道尚贯通——考古学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J]
.南方文物,2011(2):38-43.
被引量:7
9
张敏.
简论考古学的“区系类型”与“文化系统”[J]
.南方文物,2012(2):43-52.
被引量:6
10
加里·韦伯斯特,陈淳.
文化历史考古学述评[J]
.南方文物,2012(2):53-6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7
1
杨须爱.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演进史钩沉[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3):22-43.
被引量:8
2
徐玲.
民国时期考古学史研究述评[J]
.江汉考古,2010(3):56-64.
被引量:2
3
仁言.
甲骨学商史研究的突破性成果—11卷本《商代史》[J]
.南方文物,2012(3):167-179.
4
周大鸣.
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与考古学的本土化[J]
.东南文化,2001(3):8-14.
被引量:12
5
钱益汇.
论考古学与历史研究[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4-140.
被引量:5
6
李扬眉.
“疑古”学说“破坏”意义的再估量——“东周以上无史”论平议[J]
.文史哲,2006(5):55-69.
被引量:9
7
查晓英.
地质学与现代考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J]
.历史研究,2006(4):90-104.
被引量:6
8
张京华.
中国何来“轴心时代”?(下)[J]
.学术月刊,2007,39(8):117-122.
被引量:9
9
徐玲.
民国时期考古学界的新与旧[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9(1):42-45.
被引量:1
10
徐玲.
民国时期考古学学科生成环境论析[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0(2):10-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96
1
夏春涛.
2020年历史理论研究综述[J]
.史学理论研究,2021(2):47-63.
2
杨须爱.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主要理论渊源和政治化效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考察[J]
.西北民族研究,2023(1):15-28.
被引量:10
3
张宏超,苍铭.
“中华”一词的概念史研究[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2):37-53.
4
宋江宁.
以科学的态度发掘遗存,以人文的精神敬畏遗产——对考古学学科性质和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思考之三[J]
.南方文物,2022(6):15-18.
被引量:2
5
孙波.
山东龙山文化的聚落与社会[J]
.海岱考古,2019(1):386-416.
被引量:1
6
李怀印.
追迹华夏之初——古史书写中的想象与真实[J]
.开放时代,2021(5):70-88.
被引量:2
7
李居宁.
浅论中国考古学的人类学取向[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25(2):37-43.
被引量:1
8
虞和平.
2006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07(3):141-157.
被引量:2
9
郭立新.
中外不同语境中的“民族考古学”认知[J]
.东南文化,2008(6):6-12.
被引量:4
10
高飞,王心源,吴立,何慧.
3S技术在遗址探查中的应用[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21(1):9-14.
被引量:2
1
徐玲.
民国时期考古学史研究述评[J]
.江汉考古,2010(3):56-64.
被引量:2
2
傅振伦.
马衡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3):119-121.
被引量:5
3
沈颂金.
梁氏父子与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2):100-104.
被引量:2
4
刘元彦.
学习毛主席的“古为今用”的教导[J]
.文物,1977(10):6-9.
5
黄增章.
我国考古学先驱——梁思永[J]
.广东史志,1998,0(4):49-52.
6
袁晓莉.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建立——以马衡、李济为中心的考察[J]
.新闻世界,2012(6):290-291.
7
安志敏.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一百年[J]
.中国历史文物,2006(1):4-9.
8
张华.
安特生对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贡献[J]
.沧桑,2011(1):88-89.
被引量:1
9
刘珍.
梁思永与中国近代考古学[J]
.神州,2013(32):17-18.
10
李一华.
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的史学因素[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11):61-63.
考古
197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