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确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但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我国教育界却有很大分歧,争论颇烈,尚难取得一致的认识.今天,无论从教育科学理论的建设,还是从指导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来说,正确地理解这一学说,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
夏瑞庆
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本质特征
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
教育科学理论
教育实践
劳动者
理论基础
全面发展学说
综合技术教育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8
1
管延春.
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经济[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81-85.
被引量:2
2
李双辰,李莉,付丽新.
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1-14.
被引量:1
3
敬志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4):45-47.
被引量:1
4
刘远传.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5):63-68.
被引量:10
5
郑膺予.
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6):75-78.
被引量:5
6
王慧萍.
浅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1):79-81.
被引量:1
7
刘亚红.
从经典到现实看人的全面发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S2):30-34.
被引量:1
8
刘国权.
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社会科学研究,1998(5):129-132.
被引量:3
9
涂艳国.
试论“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3):70-76.
被引量:16
10
王北生.
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6):106-11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编者的话[J]
.IT经理世界,1999,0(5):2-2.
2
编者的话[J]
.IT经理世界,1999,0(1):2-2.
3
林永柏.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研究概述[J]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1):1-5.
被引量:9
4
王为民,李东良.
回顾、总结、评析与展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二十年[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5):41-4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陈晓辉.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
.学术交流,2004(11):125-128.
被引量:5
2
梁秀萍.
论和谐社会与终极关怀[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40-42.
被引量:2
3
刘志洪.
从主体向度深入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4):72-76.
4
陶林.
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追问——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思考[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1):49-52.
被引量:3
5
张立,肖志勇,龙梦晴.
新形势下高校构建科学人才观的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271-273.
被引量:1
6
刘成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小馆藏大利用[J]
.滁州学院学报,2010,12(3):123-125.
7
罗春潮,石大建.
闲暇生活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98-100.
8
吴仁娜.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
.东方企业文化,2011(4X):93-93.
9
杨鹏.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以人为本:人性、人文、人化[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29(2):9-14.
10
杨鹏.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6,14(2):8-12.
1
蒋超文.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4):35-40.
2
苏鸿.
活动课教学的规范性探析[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9):9-12.
被引量:6
3
田慧生.
苏联早期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
.课程.教材.教法,1987,7(7):52-55.
4
廖淑环.
浅谈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J]
.成才之路,2008,0(11):16-16.
5
王可斌.
浅谈“学讲方式”下的科学课[J]
.新课程导学(中旬刊),2016,0(1):80-80.
6
雷晋虞.
徐特立的教育目的观略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12(3):64-69.
被引量:1
7
杨海民.
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层次思考[J]
.大连大学学报,1998,19(5):13-18.
被引量:2
8
钟启泉.
集体主义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J]
.基础教育课程,2016(17):89-89.
9
马玉琪.
南京师大教育系新编《教育学》读后[J]
.课程.教材.教法,1988,8(2):50-51.
10
П.伊格纳托夫,李慧英.
加强劳动教育[J]
.外国中小学教育,1982(3):27-30.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