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后期墨家的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是相当丰富的。特别是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大大加强了春秋战国时期唯物主义的哲学阵地。后期墨家的认识论是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剖析一下这个中国哲学史上最初形态的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作者
贯春峰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第4期165-167,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后期墨家
唯物主义反映论
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认识论
中国哲学史
基本内容
唯心主义
庄子
不可知论
公孙龙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李准.
文艺创作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79(2):224-230.
被引量:1
2
黄卓炎.
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才是辩证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1981(2):88-88.
3
杨芾蓀.
墨家论证学说述畧——读墨札记之二[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9(3):84-93.
被引量:1
4
束际成.
《墨经》的认识论[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1(3):6-17.
被引量:1
5
詹剑峰.
“墨子研究論文集”評介[J]
.江汉论坛,1958(2):79-81.
6
冯憬远.
对先秦哲学中主、客观关系问题的历史考察[J]
.中州学刊,1983(3):22-28.
7
李准.
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看文艺的真实性[J]
.学术研究,1979(5):80-85.
被引量:1
8
黄世瑞.
《墨经》认识论小议[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104-105.
9
姚伯茂.
认识的源泉是实践而不是物质[J]
.社会科学,1982(5):30-33.
10
贺建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历史发展新探[J]
.社会科学,1992(1):22-25.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