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识的源泉是实践而不是物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觉得我们与则鸣同志的分歧,集中在三问个题上。本文想就这些分歧的问题发表点肤浅的看法,向则鸣同志和其他同志请教。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同“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的命题,是水火不相容的吗? 则鸣同志认为,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同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水火不相容的,而与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是一路货色,所以,他认为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就必须批判“
作者
姚伯茂
机构地区
上海工业大学马列教研室
出处
《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30-33,共4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实践
正确认识
源泉
唯物主义反映论
不可知论
唯物论
唯心主义
发展规律
客观实在
决定作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李准.
文艺创作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79(2):224-230.
被引量:1
2
黄卓炎.
承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才是辩证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1981(2):88-88.
3
李准.
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看文艺的真实性[J]
.学术研究,1979(5):80-85.
被引量:1
4
贺建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历史发展新探[J]
.社会科学,1992(1):22-25.
5
赵士孝.
戴震的认识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6(4):75-81.
6
崔自铎.
论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兼论反映论与实践论的统一[J]
.中州学刊,1983(5):12-16.
7
张恩慈.
唯物史观与认识论[J]
.江汉论坛,1983(4):28-31.
8
刘謌德.
应当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J]
.晋阳学刊,1982(1):15-16.
9
御民.
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的反映论的攻击[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5(6):48-54.
被引量:2
10
杨献珍.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答孙春山同志[J]
.江汉论坛,1980(4):25-29.
被引量:1
社会科学
198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