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1998年第5期20-23,共4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共引文献41
-
1刘正光,施卓廷,张紫烟.识解、时间维度与“了”的时体情三位一体[J].外国语,2023,46(6):45-56.
-
2岳中奇.“才”、“就”句中“了”的对立分布与体意义的表述[J].语文研究,2000(3):19-27. 被引量:17
-
3杨文波.小议现代汉语的时体标记[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28(7):20-26. 被引量:2
-
4李晓琪.汉语“了”字教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4):110-115. 被引量:16
-
5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VP+(O)十在里/在/哩”格式的比较研究[J].语言研究,1999,19(2):51-61. 被引量:21
-
6干红梅.再谈“来着”[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61-65. 被引量:4
-
7尚新.突显理论与汉英时体范畴的类型学差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6):10-18. 被引量:26
-
8蔡金亭.英语过渡语中的动词屈折变化——对情状体优先假设的检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2):107-115. 被引量:48
-
9尚新.体义相交理论:汉语体标记的时间指向功能[J].语言科学,2005,4(5):71-77. 被引量:4
-
10尚新.汉语时体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献疑及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1):49-5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95
-
1武忠刚.语境与语言表达[J].文教资料,2006(14):173-176. 被引量:2
-
2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25
-
3陆俭明.“着(·Zhe)”字补议[J].中国语文,1999(5):331-336. 被引量:64
-
4张国宪.延续性形容词的续段结构及其体表现[J].中国语文,1999(6):403-414. 被引量:28
-
5李宇明.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J].中国语文,1998(2):83-92. 被引量:131
-
6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J].中国语文,1998(6):403-413. 被引量:43
-
7吴福祥.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5
-
8朱景松.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5):378-386. 被引量:145
-
9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来源[J].方言,1985,7(2):128-133. 被引量:66
-
10李铁根.“了、着、过”呈现相对时功能的几种用法[J].汉语学习,1999(2):16-1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7
-
1王红斌.汉语动词的连续义和间断义的认知加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77-82. 被引量:1
-
2陈前瑞.动词重叠的情状特征及其体的地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48-56. 被引量:35
-
3何伟,吕怡.现代汉语时态之系统功能视角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9-18. 被引量:8
-
4张松松,沈菲菲.汉语动词分类的认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1):121-128. 被引量:4
-
5王珏,黄梦迪.“了1”和“了2”成句能力的制约因素[J].汉语学习,2020,0(1):3-13. 被引量:6
-
6陈振宇.三层七元的时间系统[J].语言研究集刊,2009(1):159-179. 被引量:1
-
7黄秋莹.现代汉语修辞结构理论研究[J].语文建设,2016,0(5Z):73-7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6
-
1程铭.现代汉语助词“了”的功能视角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6):121-127.
-
2陈前瑞.当代体貌理论与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J].汉语学报,2005(3):20-27. 被引量:11
-
3蔡静.可以进入“看一看”类结构动词的制约条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7):227-227.
-
4税昌锡.动词界性分类试说[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95-100. 被引量:11
-
5孙宜志.动词AABB复叠式的语法意义及动词的特点[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66-72. 被引量:7
-
6刘街生.动量与体貌:VP前的“一”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4):38-42. 被引量:14
-
7杨春.俄汉语重叠手段比较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4):170-171.
-
8华玉明,马庆株.重音式和轻声式动词重叠的功能差异及其理据[J].语文研究,2007(4):23-28. 被引量:24
-
9王永娜.谈韵律、语体对汉语表短时体的动词重叠的制约[J].语言科学,2008,7(6):636-646. 被引量:10
-
10王红梅.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其影响因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15. 被引量:3
-
1孙红玖.汉语空间隐喻中观察者面对方向的分歧和统一[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3):27-31.
-
2陈昌来.汉语时间系统研究的又一佳作[J].世界汉语教学,1996,10(2):106-108.
-
3梁福海.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动相”结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2):60-63. 被引量:1
-
4叶龙娣.汉语时间系统及“前”、“后”的认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8):76-79. 被引量:2
-
5竟成.汉语的成句过程和时间概念的表述[J].语文研究,1996(1):1-5. 被引量:61
-
6周国光.汉语时间系统习得状况的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4(4):33-40. 被引量:9
-
7张建理.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5):84-91. 被引量:68
-
8党菲.试论汉语的时[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40-40.
-
9杨晓成.俄罗斯姓氏探源[J].俄语学习,2001(5):12-14.
-
10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94,8(1):1-6. 被引量: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