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汤、沈之争”与雅俗文化选择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代后期发生的“汤、沈之争”,可视为“《琵》,《拜》之争”的延续与总结,是晚明文人世俗化进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焦点在于:通过对戏剧本质(包括本体构成、传播方式、接受对象、社会效果,等等)的讨论,解决长期悬而未决却又迫在眉睫的雅俗文化选择问题。汤、沈之争的展开以及《博笑记》的问世,对晚明的戏剧创作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作者
吴建国
机构地区
湖南师大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第3期11-17,共7页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关键词
汤、沈之争
戏剧本质
雅俗选择
价值定位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9
1
赵世瑜.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J]
.历史研究,1999(2):4-21.
被引量:60
2
赵山林.
汤显祖与唐代文学[J]
.文史哲,1998(3):84-90.
被引量:10
3
马敏.
另一种历史——高阳《胡雪岩全传》读后[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1):54-61.
被引量:3
4
郭英德.
传奇戏曲的兴起与文化权力的下移[J]
.中国社会科学,1997(2):164-177.
被引量:14
5
徐定宝.
从凌初的《谭曲杂札》看明代曲坛的“沈、汤之争”[J]
.浙江学刊,1997(6):96-99.
被引量:4
6
刘荫柏.
北曲在明代衰亡史略考[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7(2):105-107.
被引量:5
7
徐子方.
“家乐”——明代戏曲特有的演出场所[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2(2):133-137.
被引量:9
8
徐扶明.
试论元杂剧的兴起和衰落[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9(2):100-106.
被引量:4
9
俞为民.
明代南京书坊刊刻戏曲考述[J]
.艺术百家,1997,13(4):46-53.
被引量:13
10
张林.
论中国音乐节拍学家——沈和汤显祖[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1):15-2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崔薇.
戏剧剧本的文学价值和表演价值──“沈汤之争”之我见[J]
.文教资料,2008(4):11-12.
被引量:1
2
刘淑丽.
建国以来“汤沈之争”研究综述[J]
.戏曲艺术,2008,29(3):27-32.
被引量:3
3
胡建,吴凡.
关于中国昆剧史研究中“范式”问题的反思——以我国30年来的明代昆剧史研究为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1):91-100.
被引量:1
4
李燕.
汤显祖崇唐对《牡丹亭》剧本构建的影响[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2):19-2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沈扬,王都.
王骥德不当列入吴江派辨--以《曲律》为考察中心[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186-191.
2
王春阳,曾群浪.
论《牡丹亭》《桃花扇》戏曲插图中女性主义对明清陶瓷绘画的影响[J]
.工业设计,2015(11):65-66.
被引量:6
3
黄仕忠.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再谈“汤沈之争”的戏曲史意义[J]
.文学遗产,2016(4):4-13.
被引量:1
4
卢世清.
探究戏剧剧本的文学价值和表演价值——沈汤之争之我见[J]
.戏剧之家,2018(12):36-36.
5
唐钟禹.
“汤沈之争”与晚明士子救世之心——以《邯郸记》《博笑记》为例[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2,20(3):78-84.
1
徐震.
关于新时期戏剧发展的反思[J]
.戏剧文学,2011(5):54-57.
2
陈戈.
戏剧批评的发展与嬗变[J]
.戏剧文学,1992(3):31-33.
3
刘静.
戏剧本质:冲突还是情境——有感于谭霈生《戏剧本体论》[J]
.青年文学家,2015(6Z).
4
徐震.
命运的“残忍和冷酷”——周朴园形象再解读[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0(12):88-91.
5
李伟.
回归戏剧本质 重建戏剧精神[J]
.戏剧文学,2013(5):4-7.
6
王小侠.
浅谈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特殊历史时期的市井艺术[J]
.黄河之声,2008,0(15):108-109.
7
王晴.
屈原和庄子的人生选择——以《离骚》和《逍遥游》人物形象的选取为例[J]
.理论观察,2015(9):130-131.
被引量:2
8
崔筱婧.
论李健吾戏剧本质体认的得与失[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3):151-155.
9
侯英,刘宏川.
以《俄狄浦斯王》看戏剧的本质[J]
.大家,2010(4):17-18.
被引量:1
10
孙永兴.
童话的幻想 幻想的童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9):49-49.
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