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故乡记忆与艺术的精神还乡形式
被引量:5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37,共5页
参考文献3
-
1(德)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著,范进等.叔本华论说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9. 被引量:1
-
2(法)昂利·柏格森(H.Bergson)著,肖聿译..材料与记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27.
-
3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 经典美学文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1209.
同被引文献56
-
1钱理群.文体与风格的多种实验——四十年代小说研读札记[J].文学评论,1997(3):49-60. 被引量:58
-
2杨鵷.历史的放逐与现实的回归——苗族民间文艺中的乡土情结[J].民族文学研究,1994,12(1):78-82. 被引量:1
-
3苏童.关于创作,或无关创作[J].扬子江(评论),2009(3):1-2. 被引量:8
-
4谭桂林.论萧红创作中的童年母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4):57-76. 被引量:15
-
5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J].南亚研究,1989(2):1-14. 被引量:5
-
6艾晓明.戏剧性讽刺──论萧红小说文体的独特素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45-64. 被引量:29
-
7季进.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永远是我的首要工作——夏志清先生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5(4):28-36. 被引量:34
-
8卢建红.中国现代作家的故乡叙事——师陀的还乡之旅[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6):57-62. 被引量:5
-
9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梁漱溟全集:第2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225. 被引量:9
-
10茅盾.《(呼兰河传)序》,《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2、291页.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2
-
1徐文谋.论汪曾祺小说的叙事意义[J].东岳论丛,2014,35(1):120-125. 被引量:1
-
2王鹏,王晓燕.荒原还是花园?——A.T.何芭特早期作品的中国形象阐释[J].山东社会科学,2014(5):83-87.
-
3刘素萍,宋俊丽.把故乡嵌进诗里——金代诗人蔡珪的“故乡”书写[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4):29-33. 被引量:2
-
4赵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乡土情感的缺失与重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2):44-50. 被引量:42
-
5孙婷婷.畸形“乌托邦”——《呼兰河传》中的正反噬合[J].科教文汇,2017(3):160-162. 被引量:2
-
6吴曼娴.《呼兰河传》流言意象分析[J].写作(中),2017,0(1):79-81.
-
7康绪红.凄婉的歌谣——评《呼兰河传》[J].小品文选刊(下),2016,0(12):48-48.
-
8李晓禺,何君芳.空间的广延与时间的滞留——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时空机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9):14-20. 被引量:1
-
9付艳丽.《呼兰河传》英译本中的民俗翻译研究[J].出版广角,2015(8X):127-128. 被引量:3
-
10宋朝.电影《杰出公民》的空间叙事[J].今传媒,2018,26(10):106-108. 被引量:1
-
1刘雨.现代作家的故乡记忆与文学的精神还乡[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0-97. 被引量:8
-
2闫春慧.论《长恨歌》的空间叙事[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5):32-33.
-
3李军.《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二元对立[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7(3):60-63. 被引量:3
-
4石华鹏.胡安·鲁尔福:让写作成为一种奇迹[J].福建文学,2013(4):73-78.
-
5唐朝晖.看望父亲——读胡安·鲁尔福[J].天涯,2013(6):36-41.
-
6阎连科.文学的个人主义——在上海大学文学周的讲演[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11-14. 被引量:4
-
7王连侠.一位精神还乡者的歌哭——读天天的诗[J].安徽文学,2013(1):126-130.
-
8颜敏.生命返顾与精神还乡——读舒仁庆《时间印记》[J].创作评谭,2012(3):26-28.
-
9王振德.故乡记忆[J].名家名作,2015,0(6):121-124.
-
10王海平.小鸟,你飞向何处[J].娘子关,2006,0(2):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