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返观自我的冷静谛视──从诗禅关系看宋诗的特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返观自我的冷静谛视──从诗禅关系看宋诗的特质张晶唐宋时期,禅学的盛行对诗人的心态有颇为普遍的濡染,进而以此为中介渗透到诗歌创作之中,对于唐诗和宋诗的艺术风貌及审美特征有着深刻的影响。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不可避免地带着时代的文化印痕,且与其他意识形态...
作者
张晶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4-149,共6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时间透视
士大夫
《坛经》
思想方法
禅宗
黄庭坚
诗禅
返观
茵加登
苏轼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贵.
论苏轼七律的自我意识──兼及苏轼在七律史上的地位[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6):38-43.
被引量:3
2
乔力.
主体意识的高扬:论北宋中后期词的两种艺术精神及创作特征[J]
.齐鲁学刊,1998(1):100-107.
被引量:1
3
孙立.
苏轼词主体意识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研究,1992(2):96-101.
被引量:1
4
蒋哲伦.
论东坡词的主体意识[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6(2):44-51.
被引量:3
5
杜学霞.
朝隐、吏隐、中隐——白居易归隐心路历程[J]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130-133.
被引量:8
6
杨艳梅.
论苏轼词中的自我形象[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1(3):54-59.
被引量:1
7
王水照.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J]
.文学遗产,1989(5):87-96.
被引量:78
8
谭月娥.
西北地区民族院校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2016,4(3):12-18.
被引量:1
9
宁雯.
苏轼诗歌中的自注与自我表达的强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3):108-113.
被引量:4
10
宁雯.
苏轼诗中的自喻:自我特质与人生状态的婉曲揭示[J]
.人文杂志,2016(11):79-8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杨理论,骆晓倩.
宋代士大夫的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从苏轼诗歌说开去[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3):132-144.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周瑋璞.
自我凸顯與群體互動:蘇軾挽詞的功用轉向與文體史意義[J]
.新宋学,2024(1):112-127.
2
周沛.
“自号”与士大夫身份意识——以王十朋“梅溪野人”为考察中心[J]
.励耘学刊,2019(2):170-190.
被引量:1
3
滕瑜平.
李白诗歌中的自称现象探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4):41-45.
被引量:2
4
李宝.
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考略[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7):86-92.
5
成天骄.
私人空间的建构与变形——论苏轼诗歌中的江南书写[J]
.荆楚学刊,2021,22(4):23-29.
被引量:1
6
方世勇.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作品选集中苏诗编选研究——以《哥伦比亚文选》《诺顿中国文选》为例[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38(2):50-57.
7
郝美娟,魏晓虹.
论宋代亭园诗文中的主体意识[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6(3):50-57.
8
郭春林,刘潇涵.
从“幽人”内涵变迁看苏轼黄州时期的贬谪心态[J]
.嘉应学院学报,2024,42(2):60-65.
9
辛晓娟.
李白诗中“自称词”的使用情况及文学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61(3):53-62.
被引量:1
10
吕晨.
欧阳修客者形象的流变及其思想意蕴[J]
.蚌埠学院学报,2024,13(4):32-37.
1
李正民,牛贵琥.
试论佛教对元好问的影响[J]
.民族文学研究,2005,23(3):19-25.
被引量:4
2
何卓琳.
论《沧浪诗话》诗禅关系中的“悟”[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3):472-472.
3
曾娅先.
论严羽的“妙悟”说[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0(1):91-93.
被引量:1
4
张晶.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回忆[J]
.文学评论,2001(5):128-135.
被引量:12
5
江少川.
白先勇小说诗学初探[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2):91-96.
被引量:5
6
孟祥荣.
唐人小说二题[J]
.文学遗产,1991(1):19-24.
7
沙振坤.
文学作品中的时间透视现象——读英伽登的《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J]
.学园,2014(24):76-77.
8
罗菲,张孟军.
一部形象化的《坛经》——《西游记》与《坛经》的比较研究[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31-35.
9
丁庆勇,阮延俊.
《坛经》与苏轼诗歌创作[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98-101.
10
刘羽.
无字的学问[J]
.优品,2009,0(11):4-4.
社会科学辑刊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