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期52-57,共6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0
-
1潘建红.科技文化:内涵、层次与特质[J].理论月刊,2007(3):93-95. 被引量:14
-
2吴钢华.信息增值的特点及其原理概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1(2):80-82. 被引量:18
-
3李春敏.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26(3):121-125. 被引量:5
-
4王小红,杜学元.学校规训教育与人的异化——福柯规训理论透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22-24. 被引量:25
-
5髙剑平.科学哲学:多元化、碎片化与内在一致化——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J].科学学研究,2012,30(2):213-224. 被引量:2
-
6胡刘,祝莉萍.从“自在时空”到“社会历史时空”--马克思对传统时空观的实践论改造及其当代意义[J].学术研究,2012(6):17-22. 被引量:12
-
7谢永康.理论批判与改变世界——从康德到阿多诺的哲学实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65(6):105-112. 被引量:3
-
8段伟文.大数据知识发现的本体论追问[J].哲学研究,2015(11):114-119. 被引量:33
-
9王天思.信息文明时代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及其哲学意蕴[J].哲学分析,2017,8(4):18-29. 被引量:29
-
10成素梅.人工智能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发展前景[J].哲学动态,2017(12):15-21. 被引量:42
-
1张忠任.自由时间与未来社会的发展[J].未来与发展,1992,8(2):34-35.
-
2陈红.企业手机报编辑要念好“五字诀”[J].新闻世界,2012(6):43-44.
-
3刘卯英.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3):57-58.
-
4赵毅强,张晖.浅谈电子档案的整理与鉴定[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8):162-162.
-
5陈崇山,闵大洪.电视文化的两面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4):58-62.
-
6华云姗.重(chóng)视[J].青年科学,2007(5):54-54.
-
7王栋云.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J].厦门航空,2010(3):144-146.
-
8夏志琼.关注电脑和网络对健康的影响[J].科学24小时,2002(7):78-79.
-
9周小斌.新媒体视域下报纸编辑的角色转型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2(22):169-170. 被引量:8
-
10张良图.论图书馆“自由时间”管理[J].图书馆建设,2006(4):91-93.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