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宋时期的文化冲突与词人的审美选择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北宋时期词体创作的风格流派的形成与变化,认为北宋是封建政治经济从鼎盛走向没落的时期,也正是中国文学的正统文学与市民文学的盛衰交替的转变期,这对词体创作的影响表现为市民意识与士大夫意识、新兴都市文化与传统士大夫文化的矛盾冲突和融合妥协。
作者
刘扬忠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0-45,共6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市民意识
士大夫意识
都市文化
士大夫文化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9
1
韩经太.
中国诗学的平淡美理想[J]
.中国社会科学,1991(3):173-192.
被引量:20
2
杨海明.
论宋词发展史中的“雅”“俗”之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5(3):58-64.
被引量:2
3
畅广元.
论中国古代作家艺术人格的建构[J]
.人文杂志,1995(2):110-116.
被引量:3
4
聂安福.
两宋词坛雅俗之辨[J]
.中国韵文学刊,1996,10(1):59-67.
被引量:6
5
刘天文.
柳永年谱稿(上)[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57-67.
被引量:22
6
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3页.
被引量:2
7
苏轼.《跋蒲传正燕公山水》,傅成、穆俦标点.《苏轼全集》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191页.
被引量:1
8
邓椿.《画继》卷九《学津讨原》本.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69页.
被引量:1
9
苏轼.《次韵水官诗》,《苏轼全集》上册,第19页.
被引量:1
10
苏轼.《跋宋汉杰画》,《苏轼全集》下册,第2194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朱伊文.
一以贯之,由俗而雅——温庭筠艳情诗对其词的影响[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8-10.
2
范晓燕.
试论唐五代词雅俗流变的轨迹[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3):84-90.
被引量:2
3
连心达.
宋代士大夫文人的反“俗”心结[J]
.文史哲,2009(6):82-91.
被引量:10
4
张似梅.
柳永词新论[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4):45-49.
5
曹明升.
宋词雅俗新探[J]
.贵州社会科学,2003(1):86-90.
被引量:1
6
张利亚.
从《淮海词》结句之特色看秦观艺术人格的构建[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4):68-7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宋晓瑛.
何不于君指上听——从宋词中的筝意象看宋词的俗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1-2.
2
李晓红.
北宋文人辞赋尚雅情结发微[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6-20.
3
戴燕.
姜夔词文本中音乐书写的潜在角色话语[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6-160.
被引量:1
4
李昌舒.
身份与趣味:论苏轼的士人画思想[J]
.艺术百家,2017,33(5):162-169.
被引量:1
5
李俊锋,程遂营.
由俭入奢:论北宋士大夫饮食风尚的演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6):68-77.
被引量:2
6
谷青.
“俗”在宋代词论中美学内涵的演变[J]
.中国韵文学刊,2018,32(2):68-73.
被引量:2
7
陈平,王若寒.
论宋代文人画兴盛与繁荣的基础[J]
.艺术科技,2019,32(22):65-67.
8
刘俞廷.
“粗茶淡饭”:北宋士绅阶层的新型饮食文化[J]
.中州学刊,2020(7):141-147.
被引量:2
9
谷疏博.
论"墨戏"的缘起与生成[J]
.文化艺术研究,2020,13(3):132-141.
被引量:1
10
徐若荑,陆巳仪.
苏轼对柳词的接受[J]
.中国民族博览,2022(2):130-132.
1
楚雷.
遥远的父亲[J]
.南风窗,1995,0(11):41-41.
2
廖向东.
士大夫文化精神的指归——《西游记》“三教合一”新论[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2):31-36.
被引量:5
3
胡亭亭.
对生命的呼喊:批判与憧憬——析《北京人》[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24-27.
4
涂育珍,汪超.
论宋词文人化的形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11):17-20.
被引量:1
5
李正春.
余英时的胡适观[J]
.鲁迅研究月刊,2007(8):62-67.
被引量:1
6
孙郁.
孙犁的鲁迅遗风[J]
.新文学史料,2014(2):4-14.
被引量:4
7
周成霞.
从李清照前后期生活巨变谈其词体形象的演变[J]
.沧桑,2007,0(6):219-220.
8
朱士春,刘爱真.
从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角度解读《女勇士》[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2):116-117.
9
张竞.
《喜福会》中的母女——论中美文化的冲突和融合[J]
.文教资料,2009(8):24-26.
10
董红梅.
谈《诗经》对废名小说的影响[J]
.克山师专学报,2004,23(1):85-86.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