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也”的构句条件及其语用问题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汉语中“也”在句子中的位置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就此作了具体的分析。
作者
卢福波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0-123,共4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也”
句义重心
构句条件
语用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2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运用的语用原则”课题组编著..语用研究论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260.
2
刘月华著..汉语语法论集[M].北京:现代出版社,1989:359.
同被引文献
95
1
王勤,杨一虹.
体育院校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和失误浅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311-312.
被引量:2
2
孙丹,李幼飞.
请假言语行为分析及其应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139-140.
被引量:2
3
丁安琪.
欧美留学生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模式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29-33.
被引量:22
4
熊学亮.
认知相关、交际相关和逻辑相关[J]
.现代外语,2000,23(1):13-23.
被引量:45
5
杨玲.
现代汉语副词“还”的语义与语法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1):68-74.
被引量:12
6
蒋严.
语用推理与“都”的句法/语义特征[J]
.现代外语,1998,21(1).
被引量:114
7
屈承熹.
语用学与汉语教学——句尾虚字“呢”跟“■”的研究[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3):28-37.
被引量:11
8
徐杰.
疑问范畴与疑问句式[J]
.语言研究,1999(2):22-36.
被引量:42
9
刘丹青,徐烈炯.
普通话与上海话中的拷贝式话题结构[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85-104.
被引量:42
10
Marie-Claude Paris,罗慎仪.
汉语普通话中的“连……也/都”[J]
.当代语言学,1981(3):50-55.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0
1
吕明臣,陈晖晖.
现代汉语“也”的语义属性[J]
.华夏文化论坛,2020(1):221-224.
2
李琳.
基于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也”的习得考察及教学策略[J]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9,0(1):7-14.
3
高媛媛.
谈谈“也”与“还”[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2(1):51-51.
4
张建理.
汉语“也”的认知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5):144-151.
被引量:9
5
解燕勤.
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副词“也”的偏误考察[J]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3):98-101.
被引量:3
6
王圣博.
试论“V也/都VP”的构造特征及其“也”、“都”的表达功用[J]
.汉语学习,2008(5):69-77.
被引量:13
7
程江霞.
语气副词“也”的话语功能[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3):92-93.
被引量:2
8
王建华,周毅.
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中的跨文化语用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5):90-94.
被引量:12
9
陈青青,张修华.
对外汉语教学中副词“都”和“也”的共现顺序研究[J]
.文教资料,2018(30):41-42.
10
修俊俊.
焦点算子“也”与情态动词的相对语序限制[J]
.汉语学习,2022(2):103-112.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周程.
留学生语用失误对策研究[J]
.作家天地,2020,0(10):57-57.
2
韩晓方.
溯因法与语言认知:以语言理论的建构为例[J]
.外语学刊,2009(2):92-95.
被引量:3
3
吴蔚岚.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体现[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7):366-366.
4
刘燕,韦萍.
认知视角下法语“AVEC”与汉语“和”的语义对比[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4):25-26.
5
冯雪梅.
汉语的“也”与日语的“も”[J]
.长江学术,2009(4):124-129.
被引量:1
6
韩晓方.
我国外语界有关“溯因推理”的研究综述[J]
.外国语文,2010,26(1):88-93.
被引量:4
7
张建理.
OVER的双层多义网络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4):179-188.
被引量:8
8
臧传勇.
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副词运用偏误研究综述[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44-49.
被引量:3
9
张璟慧.
艺术的“空间原型”——以电影《花样年华》为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1):91-94.
被引量:6
10
许慧娟.
表情态副词“并”“倒”“也”的篇章功能[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3):7-8.
被引量:1
1
魏萍.
「ぼける」「ぼやける」和「ぼんやりする」[J]
.日语知识,2010(11):15-16.
2
唐军.
英语词类转换刍议[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6):97-98.
3
张嵋琳.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产生[J]
.考试周刊,2008,0(31):96-97.
被引量:1
4
杨松岩.
从跨文化视角分析汉英恭维语的语用问题[J]
.海外英语,2016(6):5-6.
5
万丽.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学习[J]
.安顺学院学报,2012,14(1):74-76.
6
张琛权.
翻译习语如何处理语用问题[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9,30(5):110-111.
被引量:2
7
毛伟.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汉英互译句义的确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5):81-83.
8
徐敏慧.
模糊语言中的语用问题[J]
.山东外语教学,2003,24(4):36-38.
被引量:29
9
康英华.
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及举例分析[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3):52-53.
10
武学哲.
形形色色的插入语[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2):265-26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