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6,68,共6页
Foreign Literatures
同被引文献52
-
1余莉.再论艾略特的传统观与非个性化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3,25(6):147-150. 被引量:10
-
2毛雪青.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试析戴·赫·劳伦斯诗歌主题之一[J].时代文学,2009(7):102-103. 被引量:2
-
3邹先道.劳伦斯小诗《秋雨》音韵特点浅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51-55. 被引量:1
-
4刘影倩,刘须明.在自然中探询人类的未来——读劳伦斯诗歌《鸟·兽·花》[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S2):201-202. 被引量:3
-
5潘灵剑.劳伦斯诗歌创作散论[J].当代外国文学,1999,20(3):137-142. 被引量:6
-
6董俊峰,赵春华.国内劳伦斯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1999,21(2):115-118. 被引量:36
-
7张燕军.意识流:模糊性、矛盾性、对话性──从意识流手法在艾略特诗歌创作中的运用谈起[J].外国文学研究,1999,21(1):54-57. 被引量:2
-
8灵剑.论劳伦斯诗歌的几个主题[J].外国文学评论,1999(3). 被引量:2
-
9刘正国.诗歌色彩的美学特征[J].江汉学术,1998,29(2):11-17. 被引量:3
-
10方杰.劳伦斯诗歌散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7,19(2):87-9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6
-
1庄珊珊.劳伦斯诗歌中色彩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5):102-103. 被引量:1
-
2区林,陈燕.近30年国内戴·赫·劳伦斯诗歌研究的成就与局限[J].昆明学院学报,2010,32(2):95-98.
-
3高雪艳.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诗歌艺术[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52-55.
-
4高雪艳.浅析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诗歌《蛇》的艺术特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31):34-34.
-
5廖凯,王宏.精神、意识、灵魂的升华——从意识流手法谈劳伦斯与艾略特的诗歌创作[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2):80-83. 被引量:5
-
6卢敏.劳伦斯诗歌艺术探索[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5):62-6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8
-
1刘影倩,刘须明.在自然中探询人类的未来——读劳伦斯诗歌《鸟·兽·花》[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S2):201-202. 被引量:3
-
2庄珊珊.劳伦斯诗歌中色彩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5):102-103. 被引量:1
-
3吴天慧.浅议劳伦斯意象诗歌之美[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5):63-64. 被引量:1
-
4区林,陈燕.近30年国内戴·赫·劳伦斯诗歌研究的成就与局限[J].昆明学院学报,2010,32(2):95-98.
-
5高雪艳.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诗歌艺术[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2):52-55.
-
6陈贵才,黄杰忠.劳伦斯诗歌《蛇》中的悖论形象与伦理诉求[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1):100-103. 被引量:1
-
7张秀华.从劳伦斯作品看性爱与自然的和谐意境[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5X):15-16.
-
8高雪艳.浅析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诗歌《蛇》的艺术特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31):34-34.
-
1韩芹.狄金森的时间观[J].青年文学家,2014,0(7X):90-91.
-
2王守仁.从文学的整体性来认识文学的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1991(2):86-89.
-
3张鸿声.新感觉派小说的文化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4):131-134. 被引量:3
-
4李海燕.历史的个人化与现时性——臧棣历史书写论[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5):98-100.
-
5荆竹.冷静观照:原生质状态中的叙述--评长篇小说《穷家难当》[J].黄河文学,2003(6):98-100.
-
6苗变丽.望乡的回忆与现时性的知觉(评论)[J].星星,2009,0(7):12-15.
-
7蔡翔.诘问和怀疑[J].当代作家评论,1993(6):60-66. 被引量:8
-
8李少君.现时性:九十年代诗歌写作中的一种倾向[J].山花,1998(5):82-86. 被引量:4
-
9马大康.论文学时间的独特性[J].文艺理论研究,1999(5):22-29. 被引量:4
-
10鬼金.中年离乡[J].长江文艺,2016(5):48-63.
;